第134章 预作安排(2/3)
杨钧考察的另一项收获就是认识了一个年轻人。高欢给他的印象十分复杂,如果只听一面之词,这个年轻人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可称完美:慈悲的像菩萨,公允的像判官,勤勉的像公仆,坦荡的像君子。冷静下来仔细琢磨,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混迹官场半生,我杨季生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可对这个年轻人就是把握不准,怪事!
杨钧曾把自己对高欢的感受私下说给身边的僚佐们听,众人都不以为然。特别是周正,专门在怀朔镇打听过高欢的生平简介,结论也是不过尔尔,但好奇心还是有的。此次前来送信的差事就是他主动抢来的。
吩咐勤务兵将周正送到镇军招待所休息之后,高欢一直在纠结周正此行的背后因果。如果自己猜测的三点推论成立,那么明天去怀朔镇参会议事之行就可能是一场鸿门宴,甚至可能有去无回。可仔细想想,又觉得自己有点草木皆兵,庸人自扰。
杨钧为什么要加害自己?如果他要防患未然,只需免去自己的幢主之职即可,何必要杀了自己呢?
周正的话也许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杨钧。毕竟自己这边二三两幢一肩挑,杨钧从华洲带来的文臣武将还没有合适位置。分出其中的二幢给周正,让自己担任三幢幢主,对谁都有个交代。看周正对办公室摆设垂涎三尺的样子,杨钧很可能就是这么安排的。如果杨钧真要是对自己起了杀心,周正绝不可能表露的那么直白。
万一呢?万一周正就是个沉不住气的嘚瑟货,而杨钧就是不愿意有丝毫不确定隐患存在怎么办?这席鸿门宴该不该出席?
如果明天不去怀朔镇,有周正作证,装病之类的理由想都别想。搪塞不去,说明心中有鬼,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挑明了要和杨钧掰手腕。
怀朔镇有“开府”之权,任命六品以下军官只需向门下省报备即可。也就是说,杨钧随时随地可以免了高欢的职务,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也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将高欢杀了,而且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高欢若想对杨钧不利,除非今晚派人暗杀了杨钧,然后栽赃嫁祸给阿那瑰。再或者故意挑起边境冲突,转移杨钧的注意力。来犯之敌不易太多,千人左右的战斗规模较为合适。自己率领二三两幢六百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这场边境冲突。战斗过程可以安排的激烈一些,一定要充分展现出自己英勇善战,不畏强敌的光辉形象,让所有人觉得真实可信,给杨均吃一颗高欢同志忠君爱国的定心丸。除此之外,只有最后一条路,那就是扯旗造反。
造反这种事,不到生死攸关之时,高欢绝不会选择这条路。损伤国本,害己害民,下下之策也!除非杨钧不分青红皂白对自己及家人下死手,那就不好意思了。
如此,明天的鸿门宴去也的去,不去也的去,绕不开,逃不过。
去可以争取不死,不去必死无疑。三四万来历不明的人口就是最大的理由。
想清楚其中关节,高欢将呼延狼和尔扥叫进来。
尔扥现在的形象和年前给高欢送年礼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洗去了一身的羊膻味,梳了一个和呼延狼一样的马尾发型,一脸杂乱无章的少年胡须让高欢刮的干干净净。除了眼神还是那么纯净,其他外在形象都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