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西山设伏(1/4)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婆罗门渡河后共派出三支人马。乌素图噶带路的这一支顺利找到藏匿的牧民,一场围捕变成血腥屠杀。一个蠕蠕千人队先后战死四百八十多人。四百库伦牧民和三十名四连战士全部战死。是否有几个漏网之鱼尚不知道,但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婆罗门和乌素图噶想要的。剩下的五百多蠕蠕兵疯了似的逼迫乌素图噶继续寻找其余牧民的藏身之地。如果找着了,屠杀是肯定的,结果什么样很难说。单方面碾压式屠杀,或是两败俱伤,还真不是人多的一方一定占便宜。至少第一波遭遇战当中,库伦方面出现的连长李长命,副连长胡凯、牛三这三个人的视死如归精神,改变了战斗结果。这样的结果,连叛徒内奸带路党乌素图噶也没想到。所以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这一论断很伟大。当然,武器论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深究起来,这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真不是抬杠,或者是既得利益者的自我立论。
胡巴海带路的一支人马到库伦南部草场搜寻另一部分藏匿的牧民去了。不出意外的话,也会很顺利的找到那些被定性为叛逆的蠕蠕人,结果同样未知。
第三支人马就是三千人的前锋探路队伍。领兵之人是婆罗门身边仅剩的十个部落之一部落酋长的儿子叫乞袁律,二十出头,高颧骨,紫脸堂,葵花籽形状的眼型,身材矮墩矮墩的,看上去特别结实。除了身上脏点,没其他毛病。
乞袁氏实际是高车(敕勒)十二姓当中的第十一大姓。这个姓氏的其中一支,后来在柔然发展起来,扎根之地就在狼居胥山下,鄂嫩河边。也就是后来更名的不儿罕山下,斡难河边。乞袁部后来演化出一个影响世界的族群——蒙古乞颜部落。成吉思汗他爹就曾当过乞颜部的首领。乞颜是汉译,实际应该是孛儿只斤。清朝时音译为博尔济吉特氏,汉译姓大部分简称为包、鲍、宝、博、白、奇、罗、波、云等。
且说这位乞袁律,此次替婆罗门充当开路先锋并非他所愿,原因是他还想继续和追在身后如跗骨之蛆的高车人厮杀,而婆罗门却要他去围剿秃鹿部,心里难免不爽。奈何父亲逼迫他尊守弥偶可社句(安静)可汗的旨意,先灭了叛逆秃鹿部再做他图。
什么再做他图,不就是怕了高车人吗?说的跟真的似的。
心情不爽,求战欲望就不太强烈。婆罗门要求他率领的前锋保持和大部队一个半时辰的距离,走马速度差不多三十至五十里的路程。早晨渡过弱洛水后,先是快马急行军七十里后停下来,架火做饭,准备野餐。好容易吃饱喝足,磨磨蹭蹭快中午了,后面的斥候禀报说大部队快赶上来了。他又率队急行军六十里,到了一个山头的拐弯处停下来。拐过这个弯,前面是一片开阔的洼地。此处距库伦城约九十里。乞袁律的故事就是从这片洼地开始的。
再表另一枝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