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4)
昨夜因为天黑,对方虚张声势,萧山估计的是对方有两三百众,今天等到查看俘虏的时候,经过审讯,才直到对方只有八十人!!
八十人,竟然弄得上千人的队伍几近溃散。朝廷年年养兵,花费巨大,养出来的居然是这种废物!
萧山遇到这种情况好几次了,跟赵瑗解释:“那些士兵都是拿钱办事,且又是打自己人,士气不高,战斗力弱也是常事。往常平贼,也没有遇到过对方在隔上百里远就趁夜偷袭的事情,警戒性不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是原因之一。”
赵瑗默然不语,他想起秦桧曾经在赵构面前花言巧语:议和裁军,节省花费,能够裁掉无用的兵士,留下精兵良将,以备敌寇。
现在看来,事实已经狠狠的扇了秦桧一个耳光。这就是秦桧留下的所谓精兵良将,被八十人夜间突袭搅得兵溃如山。
赵瑗再次感到,如果让秦桧继续这么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这才相隔不到七八年,当日岳家军和金兵血战,战死不退的情况,就已经不复再见了。
如果再隔上一二十年,会是个什么情形,可想而知。
萧山没有跟赵瑗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因为他觉得这次贼寇来的不简单。对方似乎深知官兵的弱点,用小股部队扰乱大批军队,还能预先做到这一点,贼寇之中肯定有了不起的智囊,才能预先相隔百里,在官兵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打个措手不及,赢得第一场胜利。
萧山审讯了那些俘虏,没花太大功夫便弄清楚了妖贼的智囊团是什么人物。
听那些俘虏说,以前本来是常常打败仗,到处流窜,却在三个月前,来了一位白面书生,被贼寇首领王不破留下。自从那位白面书生来到之后,便成为王不破的军师,出了不少的点子,此番“抢先突袭,扰乱敌军,使其溃散”的计策,就是那位白面书生的主意。
萧山对于俘虏口中的白面书生非常的好奇,想要询问其姓名,一问之下,就感觉对方更加神秘。
贼寇之中,是有少数几个人见过那位书生,其余的人都没见过,据说那位书生只呆在王不破的内院,从来不出来见人,更不要说知道他的姓名和来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