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4)
燕王起兵造反仍令边军守卫北疆要塞,防卫冲要之地。他身为一国之君,又怎能置边防于不顾?
抽调卫所诸军已减弱了海防。上月便有倭寇犯浙东,钱仓所千户易绍宗率兵出战,在壁上留书后与妻诀别,同倭寇力战而死。
“设将御敌,设军卫民。纵敌不忠,弃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为臣!为臣不职,何以为人!”
这是一个明朝军人的铮铮铁骨,也是男儿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朝廷收到奏报时,倭寇已被打退,众臣纷纷颂扬天威。
天威?
建文帝苦笑一声,燕王正造反呢,朝廷军队连战连败,自己哪来的武功盖世,万邦臣服?比起这些歌功颂德,他更想知道朝中还有几个“易绍宗”。虽然会做事发抽,不代表朱允炆真是个傻子,能轻易被几句好话糊弄。
打断了礼部左侍郎的滔滔不绝,建文帝说道:“拟旨,厚葬易绍宗,赐行祭,勒碑纪念死于战中的卫军,厚赏其家人。”
这道旨意并不过分,重臣齐声称是。
但在建文帝说出要追赠易绍宗三等伯爵时,文官队伍中的御史立刻跳了出来。
“陛下,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个小小的千户,五品的武官,不过杀了几个倭寇,竟然要被追赠爵位?这是什么道理!若是文官倒还罢了,武官?坚决不行!
御史康郁打头阵,户科和礼科给事中先后出列,坚决反对皇帝对易绍宗的追赠。
厚葬行祭都可以,立碑厚赏也没问题,追赠爵位坚决不行!没有给一个千户追赠的道理,不和规矩。
御史和给事中言辞咄咄,建文帝的表情越来越阴沉。
站在御座旁的宦官脸色发白。大臣们不知道,宫中侍奉的人都清楚,皇帝的脾气可不像世人认为的那么好。回忆起建文帝掀桌踹凳子的场景,宦官看向康郁等人的目光变得极不友善,嗖嗖的飞着刀子。
这几位倒是痛快了,宫里伺候皇帝的可就要倒霉了。
蹦得最欢的那个,咱家可是记住了!
由此可见,由宦官掌管的东厂和西厂比锦衣卫更喜欢请文官去喝茶聊天,并非没有因由。
“够了!”
建文帝一声怒喝,打断了言官们的“直言”,愤怒使得他脸色发红,声音中却似带着寒冰,“几位卿家也能为国力战而死,朕亦会追赠!”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