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3/4)
“儿只是尽了本分,当不得母妃夸赞。”
有感于朱高炽的“爱民之心”,燕王妃很快下令,今后王府众人皆以蜀黍粟米为主食,肉禽不禁,但严禁浪费。
燕王妃早就看不惯王府内某些人的铺张浪费,明明吃不了多少,非要摆出个排场。平日里就算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容不得任何人再这么做。每日的饭食更有定量,敢糟蹋东西?别怪她不讲情面。
在闺中时,燕王妃时常听魏国公讲述早年的艰难生活,吃糠咽菜算是好的,最艰难的时候,连续几天都吃不上一口干粮。
朱高炽的行为引起了燕王妃的回忆,也让燕王妃下了决心,自此,王府自上而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忆苦思甜运动。
习惯了精细米面的女眷根本吃不下粗面饼子,可也不敢当面同燕王妃抗议。王爷的三子五女,只有两个女儿非燕王妃所出,还属于“母不详”的那种,在燕王府,除了朱棣本人,燕王妃是绝对的二把手。
谁敢不服?肯定收拾起来没商量。
拿起摆在面前的高粱饼子,试着咬一口,立刻抻着脖子要水,当真是咽不下去。
燕王妃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一顿不吃,饿着。
两顿不吃,继续饿着。
三顿不吃,接着饿。
一连饿了几顿,任谁都受不了。
等到粟米粥送上来,连最小的郡主都是红着眼睛扑上去,三两口吃完,半饱都不到。
从没想过,原来粟米熬出的粥会这么香!
见识过燕王妃的手腕,再没人敢玩绝-食沉默那一套,燕王不在府内,饿死也只能自认倒霉。
燕王妃满意了,把高粱饼子泡进粥里,连吃了两大碗。
朱高炽的饭量遗传自谁?还真是不好说。
起先,朱高炽还不明为何只发高粱饼子,如今再看,不得不佩服亲娘的智慧。
按照那个孟佥事的话来说,这就是所谓的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先给出一个绝对承受不了的价钱,然后逐渐抛出诱饵,让对方心甘情愿的踩进绳套,末了还要感恩戴德。
如今的王府不就是这样吗?
没人再埋怨王妃下令大家一起啃高粱饼子,反而对每日的粟米粥赞不绝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