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3)
临走的前一天,朱珏去找延昌帝,却难得扑了个空,他一路遁着延昌帝的足迹而去,最后在东北角的飞霜台找到了他。
八十二喜忧
飞霜台在整个玉熙园的东北角,而且是最东北角的一处,十分偏远,整个院落建在一座小山腰处,之所以叫飞霜台,是因为冬日大雪之后,这里远远看去仿佛一座布满冰霜的玉台。
但玉熙园本是避暑行宫,大殷历代皇帝多是夏日来此,秋日回宫,而且并非每年都会来,尤其延昌帝登基后,至今只来过寥寥几次。
所谓的冬景不过是闲暇时想起过来一赏罢了。
太子还是大皇子时,几乎每年冬日都会在玉熙园举办赏梅宴,他被封太子后,这宴会搁置了一年,而后由二公主接手重新操办了起来。
梅园倒是跟飞霜台离得不远,尤其站在飞霜台上,恰好可以将整个梅园尽收眼底。
朱珏走到梅园的时候,心中忽然一动,也不急着上去,调整直播视角,让观众帮忙看看延昌帝在飞霜台上做什么。
“主播记得飞霜台上的两棵石榴树吗?皇帝正看着石榴树发呆。”
记得。
飞霜台并不大,是个一进的院子,典型的四合院式样,不过内里挺大,正中面阔五间,左右面阔三间,又加有抱厦回廊,院子里无花无草,唯有大门口栽种着两棵石榴树。
朱珏头一回带着观众来参观时还奇怪了一下。
后来问了宫人才知道,原来这飞霜台曾是延昌帝当年跟生母孝纯文太后所住的地方,同时也是高祖淑妃跟十六皇子衡王丧命之处。
据说当年那位淑妃入园不久,衡王便出了痘,为避免传染,主动提出搬到偏僻处,这位淑妃与孝纯文太后有旧怨,故意提出看中了飞霜台,还要延昌帝跟孝纯文太后帮忙照看,哪知这一照看便照看出了一场大火,双双命丧黄泉。
按照知情人描述,事发当日下了一场雷阵雨,虽然那雨来得快也去的急,但却留了风,导致小小的火势迅速蔓延,酿成了惨剧。
而且当时延昌帝与孝纯文太后也在其中,但两人都没有大碍,并且在晕倒的延昌帝手里发现了点火的工具,以此确定火起的源头正是延昌帝,后来孝纯文太后更是亲口承认是她教唆。
一把火差点将飞霜台烧了个精光,正殿五间火势最旺,大半倾塌,两侧倒是基本完好,不过这院中的草木可不是大火烧毁的,而是本来除了门口两棵石榴树就没有别的。
所以现在的飞霜台是后来重建起来的,事发后高祖处死了孝纯文太后,也对延昌帝厌恶至极,专门下了口谕让他留在这飞霜台,无故不得外出。
朱珏当时听到这些消息不免唏嘘,他虽然少失怙恃,但至少幼年幸福,父母恩爱,延昌帝这样的情形,没有黑化也没有变/态真的是很不容易。
当然,当年之事时间久远,已经无从知道延昌帝母子究竟是被冤枉背了锅,还是他真的是被教唆做了错事。
知道真相的,恐怕只剩延昌帝跟苏孚吉两人了。
朱珏正放慢脚步犹豫要不要上去,毕竟延昌帝是在缅怀过去,他这么去打扰有些贸然了,弹幕却告诉他他被发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