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3)
徐久照虚心的问道:“为什么?”
刘新华冷静的说道:“首先组委会就不会允许出现这种由观众的投票来决定金奖获奖者。这岂不是说他们这届评委们的无能?”刘新华完全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的,跟徐久照这种虽然也是倾轧挣扎上来,经历的各种阴谋诡计的层次并不一样。
刘新华接着说道:“另外,也不能保证,如果投票的话,是倾向于小师弟的葵口碗多,还是李岩松的《三月桃花》多。这样不仅没帮助,反而增添了变数。”
徐久照听了,半晌点点头,说:“刘师兄说的对。”
本来徐久照的把握还是蛮大的,但是让刘新华这么一说,他心里也不确定起来。
毕竟他以他的审美来看,自然是传统的更符合他的喜好。可是三四百年过去了,谁知道现代的人审美是怎么样的,也许人家就喜欢李岩松那种的呢?
虽然他看不习惯,但是李松岩既然能在欧洲五月展上获得佳作奖,那必定是符合了现代人审美情趣的。
徐久照暗自反省,他有点大意了,并且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而不自觉的看轻了对方。他是御窑师的骄傲,如果演变成自大,最终只会害了他自己。
邹衡新这个时候开口说道:“不,如果真的进行这种投票模式,我觉得久照获得胜利的几率要比李岩松的《三月桃花》,要强的多。”
蒋卫国虽然没有亲自去现场看,却是在小洋楼里见过那只葵口碗的。他说:“你什么让你有这种把握?”
邹衡新已经彻底平静了下来,他很冷静的分析说道:“从参展人的成分来分析。全国联展不是什么特别大众性的展览,这次来看展览的人大部分都一定的艺术修养,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来判断,两件作品到底那一件更胜一筹。毕竟从瓷胎釉面还有艺术价值来讲久照的葵口碗要比那只瘦瓶要高。这些人占参展人数的大部分,剩下的那些就是机缘巧合进来看展览的普通人,这些人毕竟对现代陶瓷艺术市场的现状不是太了解。凭借个人喜好,投票的几率是一半一半,这样看来,葵口碗最后胜出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