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番外 1.1】(1/2)
白修齐最近因为时夏给他弄来的新活计,忙得两眼一抹黑。
所以当他接到钟亦电话,听说《黎淮》已经建组完毕,只觉得云里雾里:“这才几个月,项立下来了?”
南塘出事、黎淮的身份曝光在七月,《美学2》上映在大年初一。
现在电影刚上、年都没过完,钟亦就把组建好了?
比他们《凤冠》排播出档期还快。
钟亦在电话那头只是笑:“我的项目不一直都是口头立项,也没人扣我。总之现在的计划就是主创过完年进组,华安跟臣历主笔,磨合时间暂定一年,再具体就看剧本进度和演员状态。”
白修齐听着已经酸得想挂电话。
同样是制片人,人家出手就是一年的磨合期,只有他还常年挣扎在拮据的预算里,精打细算过日子。
钟亦觉得自己很无辜:“找个碧海蓝天的地方租一年海景别墅而已,比你请流量付出去的片酬便宜多了。”
白修齐现在正为片酬头疼,一听“流量”两个字太阳穴就突突。
要他说,就活该那些投资人回回投钱,回回扑街。
一个两个心思都在利用粉丝效应当保底基础盘上,剧组最贵的开销永远是片酬,怎么可能对标人家潜心打磨出来的东西。
别说钟亦这样直接把所有演员的档期空出一整年,资方点来的那些明星,档期就是只超一天也是天价。
钟亦反正没受过片酬挤压预算的罪,幸灾乐祸:“我估计你来是难得来,但我还是意思一下,把地址发给你,毕竟项目也有你的份。”
白修齐现在就这点指望,撂话:“等发了财我马上辞职。”
《黎淮》这个项目不止预想狂,中间的具体操作也狂。
钟亦那天顶风在微博一把消息放出去,果然掀起轩然大波,舆论立刻开始两极分化,矛头直指钟亦最希望大家关注的问题:
当年究竟怎么回事。
噱头做足了,流量引够了,骂钟亦“晚节不保”,终于还是为五斗米折腰的不在少数。
更有人大胆开麦,凭着黎淮手上被拍到那个硕大的祖母绿戒指,臆断这片会是黎淮个人出资,自己给自己拍的洗白之作。
但其实行业内明眼人都知道,这也就是网友不知道钟亦实景上亿的预算——绝不是个人随随便便能担下风险、掏得起的。
所以不管网上腥风血雨如何,一群苍蝇闻着腥还是个个想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塞进钟亦手里。
就算黎淮真是shā • rén犯又怎么样,那也是能帮他们挣钱的shā • rén犯。
·
三月的海边春暖花开,清爽的晨风从南边来,柔和的海岸线绵长连着天。
这是黎淮入驻海景别墅,和所有主创吃喝拉撒混在一起的第一个月,也是这么多年来,久违在这个月份又一次摆脱噩梦崭新的开始。
组里大家在别墅碰到他,已经褪去最初的生疏观望,渐渐敢主动跟他打招呼。
比如现在大堂走廊迎面朝他过来的,就是组里的两位生活制片。
两个女生精神奕奕,脸蛋上一个有梨涡,一个有酒窝,看见他就笑:“黎老师今天好早!”
“闹钟定早了。”
黎淮嗓音懒懒哑哑,镜片后的眼还没完全睁开,衣服穿得和平时完全不一样。
上身套着宽大板正的白衬衫,袖子挽着、顶头纽扣也散着,衣摆胡乱塞进裤腰里。
两个女生一眼看出衣服的正主,纷纷挤眉揶揄:“予年不就昨天有事刚回了一天港市,您至不至于就惦念地要穿他衣服了。”
黎淮帮两人拉开大堂的门:“他没给我拿衣服,我不知道穿什么。”
展现在三人眼前的,是个围绕中间摆满软垫的环形展厅。
各种七零八落的纸、笔、奶茶、零食全都散布在桌椅里,唯有大厅中央空出一块干净地——属于黎淮和两位主笔的沙发椅。
这次钟亦搞了个剧本会置前。
往常都是先有剧本,所有主创一起围读,现在是什么都没有,大家先全都一起听主笔对黎淮的采访,各自做记录提问。
有点像访谈讲座,现场听众里不管从事什么工种,只要在问答过程中产生了疑惑,或者想到什么,都能直接出声对黎淮进行补充追问。
模式很新颖,全体人员参与感强,集思广益,也不容易错漏。
三人打开门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吃早饭,看见黎淮出现纷纷揪起脑袋打招呼。
华安和邓臣历还在核对今天采访的部分,两个主演坐在角落喝不知道又是哪里搞来的胡辣汤。
多半又是季皓川求着张行止弟弟给他带的——就是被赖石抄走人设那个,每天早上出门晨练都会经过早点一条街。
如果不是见到真人,黎淮肯定想不到季皓川这种爱耍嘴皮子的个性,会找个纯情的当对象。
青年留着一头跟张行止如出一辙的板寸,骨架舒展,从工字背心露出的皮肤是漂亮的小麦色,望向人时眼神永远带着股原生态的澄澈。
隔三差五就会被钟亦骗进厨房给大家做夜宵。
邓臣历抬头一看见他身上的衣服就问:“予年哥说他什么时候回了吗?”
黎淮摇头:“一个老朋友,珍本书商,找他帮忙找一本宗教方面的书,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
邓臣历了解点头。
几人准备的差不多准备开始,翘班还要睡懒觉的人才从大厅门口悠然出现。
王沧根本不看其他人,笔直笔直便架腿坐到了邓臣历沙发旁边的空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