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3)
说罢,他转头看殷承晋,乌黑眼眸深沉无比,淡漠和幽暗从深处汹涌而出,气势凌然。
一时间竟让殷承晋失了所有声音。
若是几年前殷承安或许还能对他曲意逢迎,只是如今,粉饰太平都不需要。
见殷承晋不再说话,殷承安牵起顾南的手就走,外面齐王府的马车已经候着,二人一前一后上马车坐下,顾南揉揉发痛的手腕看殷承安:“他急了。”
殷承安默默将他的手拉过来揉着:“之前的计划,现在要开始么?”
“还不用。”顾南摇头:“最近无须我们亲自动手,其他……等怀王妃分娩之后再说罢。”
殷承安嗯一声,想了想又开口:“今日他找你,说了些什么?”
“大概是展示他的博大胸襟,诱惑我丢下你跟随他。”顾南勾唇笑:“所以说你可得对我好些,我可只有一个。”
被调侃的人没有问顾南回答了什么,握着顾南的手小心翼翼揉着,沉默不语。
从顾南的角度看正巧可以看到他垂下的睫毛,微颤,是认真的颜色。
俊美迷人。
顾南挑眉感叹孩子长大了真是不得了,靠在背后轻轻闭上了眼睛。
一切如顾南所说,年关之时京城不太平。
大年初三早上大理寺匆匆进宫,于御书房递上折子,初二城南礼部尚书府邸被贼人纵火,火势冲天,贼人被官差捉到后服毒而死,尚书府化为灰烬,上下二百多口人无一生还。
礼部尚书为两朝元老,德隆望尊门人无数,于一年中最欢喜的时节殒身,满朝震惊。曾经受教于老尚书的学子联名上书,大年初五折子递至案前,长达百米。
大理寺联合六扇门查探,一个月后,工部尚书留下血书自尽,书中写出自己为纵火元凶,平日与礼部尚书积怨已深,除夕夜醉酒后一时糊涂铸下大错,悔恨至极,今自戕偿命,望顾及数十年劳碌,免去家人罪责。
这罪责到底是没免去,景昭帝在位三十多年第一次于年节见血,流放下狱斩首,一点没手软。
此事也牵连到了刑部与京西十三营,双方负责夜间防守,却疏于职守,景昭帝下午唤了几位大臣御书房商议,隔日便下了圣旨,刑部尚书与京西十三营首领免去官职,其余相关人员降一级。
殷承晋手下的工部和刑部尽数失势,急于补充势力,明里暗里想要将自己的人推上去,不曾想还未来得及行动,尚书名额便定了下来。
礼部继任尚书是老尚书的学生,性子与其如出一辙,清高自持。
工部是贺家次子,清王殷承清表亲,向来不理党争。
而刑部则由六扇门总督暂时管辖,来日再择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