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负荆请罪(2/4)
等这些武生练成之后,送去京城参加武举,武举考中之后,全都会感恩杜家当初的知遇之恩。没考中的,就到杜修明身边,这一部分定会成为杜修明手下最忠心得力的人。
开工仪式过后,苏运成的心情好了许多。杜修明在他面前整了胡景思,他原本是十分不快的,可杜修明给他的好处,确实让他生气不起来了。
先是这修桥铺路、重塑文庙大功,让他能沾光,其次杜修明已然答应,在昌平下辖几个县,都设立漏泽园、居养院、安济坊这些能彰显政绩的东西,杜修明还答应给他在京城中找关系升官。
其实都不用杜修明再找关系,就凭着他在做出来的这些政绩,都能稳稳地升为布政使、按察使之类的大吏,再不济到富裕府县,任一方知府,那也是别人几辈子修不来的福分。
当然,杜修明给出的条件,自然是要换回来一些东西的,杜修明只提出两个要求。
一是让苏运成少管最好不管怀柔县的事情,杜修明做出来的事情,多半有些惊世骇俗,要是别人随便能插手,那一件事都办不成。杜修明同时也答应,绝不会闹出怀柔县,更不会弄得民怨沸腾。
二是让苏运成提供便利,杜家给昌平办了这么多惠及民生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全都白出,羊毛还得出在羊身上。
从辽东每年有大批的人参、皮毛涌进来,昌平乃是京师东北门户,凡是进入中原的货,有半数以上要从昌平过。其中皮毛什么的,大件货物都是正经经商的在贩运。可人参就不同了,只有两种办法流入。
除了女真、高丽等国连年入贡,以使团的名义进行朝贡贸易之外,剩下民间的那些人参,几乎都是走私。无他,一根人参而已,价值不菲,却十分好藏,随便丢在马车底下,别人便寻不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