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2/4)
比穿越三大宝更复杂的,以冬瓜屯的实力和杜修明的脑子,根本造不出来,比这简单的,要么就有了,要么古代人十有bā • jiǔ不买账。杜修明想来想去,只有卖吃的才是成本低利润高的赚钱路子。
卖什么吃的呢?
杜修明冥思苦想,无意中低头一看,看到了佃户们送来鸡蛋和烙饼,鸡蛋烙饼,卷在一起,不就是煎饼果子?这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可是早餐届的倚天剑和屠龙刀。
这时杜修明想到,这一路从山东走回来,见过了明朝无数小吃,可偏偏没有这煎饼果子。这煎饼果子,似乎是在清朝才出现!
杜修明心里盘算起来,煎饼果子做法不算太难,冬瓜屯做煎饼果子的粮食还是有的。
而且昌平的旱灾不算太严重,严重的是人祸。为了维护帝陵的“祥瑞”,官府将河道水源截流,集中灌溉帝陵附近的田地。其他大户人家,借此机会肆意夺取小民的水源,这才弄得许多小民百姓闹了重旱。
也就是说,昌平的消费环境,还没完全恶化,还是有地方买得起煎饼果子的。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杜修明抬起头来,不知已是过了多久,推开大门,只见得佃户们走了又回来了。
佃户们一个个面色沉重地背着粮食口袋,木然地放在杜家门口,脸上毫无生气,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交了粮之后怎么活下去。
杜修明站在一旁,故意用一种冷嘲热讽的语气道:“怎么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啊?不是还给你们留了一半粮食嘛!得亏是我爹菩萨心肠,要是换了我,一粒粮食也不给你们留!”
底下的佃户,皆是呜呼哀哉起来,没想到这少东家年纪轻轻,竟比老东家还狠。当然了,杜修明这是故意说给大门后面的杜安边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