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苏州评弹里的一份本真(3/4)
但就是有人安之乐之。
所以一场书听下来,我是非常感动的。
故事好坏还在其次,关键是场中人不多的,也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他们退休了没事做,来凑凑兴,打发时间。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就算有精力,也不见得有时间,忙里忙完,里外一把手,真的无法到书场来听书。
可是小孩子如果喜欢听书,喜欢书里的故事,去书场听听也是不错的,会学到很多社会学的知识。
这些知识教科书上未必会有,影视剧什么的,也要看缘分。
而根据故事来提炼道理,再把道理分析给你听,教你怎么应用,真的是苏州评弹的特色。
据说那时候苏州评弹的演员也都是苦出身,不过他们都是值得敬重的。
试想自己无论吃了多少苦,看到了下一代,出于本能和恻隐,都希望他们会好一点,更好一点,不该走的弯路,能少走就少走。
出于这样一份苦心,把自己的经历和人生道理融化在书目里,去告诉每一个观众,这样一份心意,难道不值得敬重吗?
也难怪以前对于评弹演员侧称呼是“说书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