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2)
这一切发生的极快,包拯挡的那一下争取了时间,庞昱被护卫打翻在地,赵祯一脸焦急的喊着包拯,想伸手去扶,却摸到了温热的鲜血。
“快叫太医!”顾不上风度,赵祯直接大喊。好在他还记得一些急救常识,此时也顾不上手上的血,直接按压伤口想要压迫止血,并不轻易去拔匕首。
太医匆匆赶到,对厅堂上的乱象视而不见,对包拯紧急处理了一番之后,搬进了宫室之中。
赵祯的心情差的要命,也不玩他的套路了,直接命人把这些乱臣贼子抓的抓、关的关,连庞太师也没能幸免。庞吉面上已无血色,对于自己的下场有了准备,要知道,即便是自己最风光,也就是官家最窝囊的那几年,官家偶尔貌似忍无可忍的发火还不及现在的十之一二。
只有襄阳王在疯狂的大笑,赵祯挥退了想堵上襄阳王嘴的人,冷声道:“让他笑吧,他要是能一直这么笑,我才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话听起来不狠,却无端的让人打了个哆嗦。
玉笙赶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躺在床上毫无知觉的包拯。
“是我冒失了。”赵祯在一边小声说。
玉笙当做没听到,抓起包拯的手腕开始把脉。意外的,包拯的脉象和他的表象比起来意外的平稳,完全不像是受了伤的人。玉笙想了想,顶着太医不赞同的目光拆开了刚被绑好的绷带,比量了一下刀口的长短,又问太医那刀刃入肉几分。
眼见官家都没有表示不满,太医也只好照实答了。
玉笙更诧异了,按照太医的说法,包拯的运气还是很好的,虽然腹部被捅了一刀,但完全避开了内腑,虽然流了不少血,但绝算不上什么重伤,完全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昏迷不醒。
“是不是熬的药里添了安神的药草?”玉笙猜测。
太医摇头,“才开完方子不久,药都没熬好呢。”
“怎么样?”赵祯还算有良心。
玉笙却满头雾水,伤口完全没有让人昏迷不醒那么严重,也不是失血过多导致的昏迷,最重要的是,通过脉象,玉笙没有察觉到半点不对,那脉象平和的完全像是一个正常人。
正在睡觉的正常人。
“难道只是累的睡着了?”玉笙困惑不解的看着包拯,还是没忍心试着推醒他。
反正脉象上显示没有什么大问题,不如先观察一晚,明日再说吧。玉笙这样想着,也这样做了。
然而,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七天,包拯还没有醒来的样子。
太医院里那些深信脉象觉得不是什么大事的人都感觉慌了,对他们医术的质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官家最近越来越不耐烦了。
也是,次次问次次都说不是大事,可人就是不醒,没直接叫庸医还是因为同样医术高超的公孙先生公孙策也束手无策。
“这样子,倒像是魂跑了。”李娘娘也很关心包拯的身体,到底是为她儿子挡的灾。
一语惊醒梦中人!
因为包拯在昏迷之前受的伤,一时间居然把他的神异之处忘了。
玉笙没什么请神招鬼的本事,但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没有质量保证,也只能靠数量一一来凑了,没准哪下就歪打正着了呢。
想通这一点,玉笙做主把包拯送回了开封府,又把三宝翻了出来。从这天开始,包拯枕的是游仙枕,胸口压着的是阴阳镜,夫人李氏每早捧着古今盆接天露给包拯润唇,玉笙还顺便从赵祯那里敲了一柄尚方宝剑,摆在保证身侧,驱鬼逐怪。
“这样能行?”开封府智囊公孙先生心里没底。
“肯定行!”这是担忧包拯私下出宫送包拯回来的赵祯。
包黑炭何许人物,又有这么多wài • guà加持,保准平安无事。
然后,赵祯又被打脸了。看着包拯那张平静的大黑脸,他仿佛听到了命运的嘲笑声。
又过了三日,包拯还没醒,玉笙实在撑不住了,这些天他忙里忙外,一直没有回玉坠子里休息。虽然已经可以十二个时辰随时显形,但时间一长,他还是会感觉到辛苦的。
等赵祯再来开封府的时候,已经见不到玉笙的身影了。随口问了一句,却看到了一副习以为常的表情:“玉先生这次在府里呆的时间够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