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3/3)
“大人可否忘了一件事?”公孙策道,“据寇珠所言,官家在做太子时就对李娘娘有着不同寻常的亲近后才让当时的皇后下了辣手,这份血脉亲情是做不了假的。官家不说,难道心里不会有怀疑吗?”顿了顿,“况且,官家如今与刘太后,也只剩下薄薄的面子情了,这其中未必没有当初李娘娘的原因。”
包拯豁然开朗,看向公孙不吝于赞美,“先生于我,正如猛虎添翼也。”
公孙策笑着受了,“只是还有一事,我不得不提前提醒大人。”
“先生请讲。”包拯很虚心。
“开封府花了半年时间还没寻到李娘娘,管家未必会愿意继续等下去。”公孙策眉头微蹙,再次强调,“官家与太后的关系,是真的不好。”
“我信官家。”包拯说的斩钉截铁。
信誓旦旦的包拯一入宫便被他所信任的官家打了脸,他对装神弄鬼之事没有心理障碍,但联合作假……
包拯的良心正受着考验。
只是他不得不承认,这是时下最快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况且,就算弄出一个假娘娘出来,也不代表他就会从此放弃寻找真正的李娘娘。可即便这样,包拯还是忍不住挣扎一番,“请官家再给臣一个月的时间若再寻不到李娘娘,再用官家的法子吧。”
赵祯很开心的点头应了,包黑炭自己开出来的期限可比他的心理预期还要少上两个月,他怎么会不开心。
把该说的事说完,包拯便提出告退,此事事关紧要,他还要与公孙策好好参详一番。
开封府里的公孙策正被玉笙支使的团团转,那些堆在一起已经许久没人查看的户籍被重新翻出来。玉笙很会支使人,赵祯让他找出个假娘娘备用,他转手就把这活推给公孙策,让他做人口统计。
包拯见公孙策清点户籍便没有打扰,只把玉笙单个叫了出去。
玉笙一看包拯脸色,就把事情猜出个大概,“官家把事情都告诉你了?”
“官家是从你这里知晓的李娘娘?”包拯几乎同时开口问道。
玉笙痛快的背锅,“官家与太后关系越来越差,我不忍他为这份母子之情伤怀,便把事情真相告诉了他,勿把他们的母子仇人当做尊亲供奉。”
这份爱憎分明的性子很像玉笙的作风,包拯没有怀疑,只是叹道,“可惜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李娘娘。”
玉笙也郁闷,当初刘皇后事情做得太绝,一把火烧了冷宫,那时候的李妃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就算是他想要找人,没有引子也是千难万难。
“要是他能自己出来喊冤找人主持公道就好了。”玉笙只能这样遗憾着。
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白玉堂,自从半年前他好不容易得到展昭下落后,就一直陪在展昭身边和他一起找人,只是这一路他们行侠仗义的事情没少做,可要办的正事却毫无进展。饶是白玉堂被告知了其中内幕,也知晓这件事关系重大,他还是忍不住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