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同心珏 > 第三十六章 东窗事发•君问罪

第三十六章 东窗事发•君问罪(2/2)

目录

念及此,赵匡胤攥紧拳头,袖中的手背上青筋暴起,面上却是露出惯常的微笑:“不知先生可还记得江南国旧将皇甫晖之妹皇甫罗?”

赵普只得跪在地上,直起身来拱手答道:“臣记得。当年微臣年少无知,为皇甫罗所蒙骗,幸而皇上慧眼明辨,揭穿其真面目,微臣才不至被这个女人耍得团团转!”

“先生深明大义,朕自了然于心。”赵匡胤面露难色,“只是方才宣德门外递进一只长匣,内含一刀一信。那刀正是皇甫罗当年斩杀我军数百将士的雁翎刀,而信中则匿名举称,先生你当年与皇甫罗藕断丝连,育有一女养于深闺,更私通江南国、意图谋反……”

“皇上明鉴!”赵普磕首于地,辩解道,“臣与那皇甫罗早已恩怨两断,对大宋更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又岂会暗通江南、行叛国贼子之举?还请皇上下令,容微臣彻查此等造谣之事,还臣一个公道!”

“相国稍安勿躁。公道自在人心,朕定会彻查此事,断不教贼人白白诬陷我堂堂大宋朝宰相!”赵匡胤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只是,在偏厅的一众赵家女眷中,可有你与那皇甫罗的女儿?”

“微臣不敢欺瞒,回陛下,小女赵攸怜确是皇甫罗所诞,于六年前孤身进京相投,臣念及骨肉血缘,不忍其流落无依,故而收留在偏苑、严加管教。”

“不敢欺瞒?”赵匡胤冷笑了一声,“你若当真不敢欺君,何故在六年前认女之时不将她的身份公诸于众,而是隐而不报、以至今日?”

“皇甫罗乃是江南旧人,杀害了多少我军将士,更有过谋害陛下之心,臣担心可怜那孩子无依无靠,不忍其因亡母的罪过而饱受非议,是而……”

“亡母……”赵匡胤出言打断,“怎么回事?”

赵普仍伏拜在地,应声道:“此事我也是当初听小女说起,至于个中因由,莫若唤小女进殿来当面禀明陛下。”

“平身罢!”皇帝重重一拂袖,高声道:“传赵攸怜觐见!”

赵攸怜跟随引路的太监绕到屏风前之时,赵普正垂手站在一旁。他清楚地听到座上男子衣料摩擦的窸窣声,那是身体猛然前倾的动作所带来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为父亲他知道,凡是男子初见到他的这个女儿,就没有不屏住呼吸为之惊艳的。但是身为共事多年的老友,他更意识到,赵匡胤之所以有这一瞬的失态,是因为怜儿的样貌像极了阿罗。

那一刻,他感到后悔。

不可否认,他有意利用怜儿的容貌和机敏引得赵匡胤同情,进而化解此次危机。但同时,一旦皇上一念生情、敕封为妃,便是他亲手将阿罗唯一的女儿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臣女赵攸怜参见陛下!”

“抬起头来!”座上传来威严的沉声。

跪在地上的女子直起身来,盈盈一笑,眉目间自有千般姿态、万种风情。

“你的生母可是南地的皇甫罗?”

“回皇上的话,先母复姓皇甫,单名一个罗字,祖籍魏州,后随长兄迁至唐境。”赵攸怜有条不紊地答道。

“将皇甫罗的死因细细说来!”

“是!臣女早年随母在豊县翠玄山居住,先母以臣女的师父自居,指点臣女一些拳脚功夫。六年前,先母接到一封飞鸽传书,遂决然离山数日,未留下只言片字。待先母归来之时,已然身受重伤,交代臣女进京寻父诸事之后,便投崖身亡。臣女将先母生前的遗物收拾妥当,在山间立了一个衣冠冢,然后进京找到了爹爹。先母因何离山、又是被何人所伤,臣女至今不明。”

那风声凄厉的一夜曾无数次在午夜梦回之时攫得她浑身战栗,可如今,她已能神色平静地叙述着种种往事,仿佛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偶。

龙椅上的男人两道剑眉紧紧地拧在了一起,上唇的胡髭不住地颤抖着,握紧的双手似要将扶手上的雕龙捏碎。

赵家父女只是默然颔首,偌大的屋殿之中陷入一片死寂。

“生前的遗物……”赵匡胤问道,“可包括一柄雁翎刀?”

“先母有一柄长刀,刃似雁翎,名唤泣箩。六年前,臣女将其一并埋入衣冠冢之中。”

赵匡胤轻哼了一声,审视着阶下的赵普:“相国,看来这匿名举称之人,对你的家事真是了解得很,甚至不惜打扰故人的清静。”

“陛下,臣不知这无德小人如何能窥知微臣家事,但与江南国暗通一事纯属诽谤!求陛下明察!”

“那相国的欺君之罪——”赵匡胤眼风扫过堂下的亭亭女子,森然一笑,“也是诽谤?”

赵普心知避无可避,唯有回身跪下,方欲答话,却闻身后女子忽地启齿:“皇上,恕臣女斗胆,不知那泣箩可是现在皇上手中?可否容臣女一观?”

(好像网站出了一点问题,新章节没有及时显现出来?)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