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2)
昨日?
宫女微微一愣,道:“昨日公主似心神不宁,一片焦虑。”
“所以.她才说今日上寺拜佛?以求平安?”刘紊平静的话有了些波动。他似笑非笑道:“那就如她所愿,准了!”
宫女如今早吓的不知所以。原来,她上文成宫时,伯子怕万一刘紊一时兴起召见了宫女,以如今宫女的阅历尚浅,不然不好应对,只好将她细心教导一番:“倘若父皇问起我来.你都说我一切安好。如果他细问.你就说我近来身子发虚,心神不宁。所以才提议上寺拜佛,以求得平安。”她当时点头,道:“奴婢记下了,如果陛下再问奴婢,奴婢该如何回应陛下呢。”
伯子思索片刻,摇头道:“父皇不会再问你话了。”
宫女将信将疑.见伯子胸有成竹.暗自将伯子传给自己的话心中默念几遍。待刘紊一问.三句话.她只记得那么一句.好在她懂得意思.未胡乱说一通。回宫路上.宫女悄悄抹上一把汗。她入宫三年有余,算她命好,一进宫,和教养嬷嬷是同乡之人,教养嬷嬷偏向她。分配时,将她分给了承运长公主那里当了一个使唤的宫女。没有打骂奴婢.她做事也恪尽职守.承运出嫁前,她过的都不错。
承运出嫁,她也没了着落,那老乡又拉了她一把,将她送到了温婉的伯子公主那里。过的也相当不错,衣食无忧,那绝对是她未进宫想也不敢想的日子。这赵后教育出来的儿女啊,果然同她一般的宽厚豁达。她喜舒坦日子时.年长的同乡嬷嬷却扯着她的耳朵.一再警戒她处处小心行事。她二度伺候公主,倘若伯子公主也出嫁了.她定要寻其它住处当差才是。公主,本就无忧,伺候公主的宫女太监,本就比寻常宫人强上许多。
一日,同乡嬷嬷再次教导她,伯子公主如今已到了出嫁之日,要她做好准备。
“我可以去伺候安公主啊。”听说安公主对下人.那可是好的没有话说,从未对宫人们大声出言半句,只要是宫人们.要去伺候的主子,那一定是安公主那里。当然,最不愿意去伺候的,便是那阴晴不定的刘紊了。
“安公主?你没有做梦吧?安公主是你想伺候就能伺候.想进就进的了得?哼!安公主的宫人.可都是凤燃长公主亲自挑的人。可不是任何人想进去就得进去.想伺候就能伺候的了的。”同乡嬷嬷有时说话,嘴打人。她却不计较,她本就是这样的人,教养嬷嬷没有教养嬷嬷的样子,哪能服从自己?
“等伯子公主出嫁以后,我给你寻个找个好地去,保准亏待不了你。再过一年,我也就离宫了。不把你安排好,我怎么回乡.给你父母一个交代?”同乡嬷嬷笑的很柔,却也很无奈,十三岁入宫,如今整整十一年啊。她心中一涩,十一年?
“嬷嬷.这十一年来.你在宫中住的可好?”拉上同乡的手,大齐疆土无边,她认识人当中也只有她才是自己的亲人。宫中闯荡十一载.老嬷嬷也算八面玲珑。这身后,她到底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苦,生不如死!”老嬷嬷淡淡一笑,将十几年来的风雨一笑带过,喟叹一声:“我不是熬出头了么。”
她喃喃道:“是啊,熬出头了。”就如同废后一样.她不也一样熬出了头,才有今日的么?她十六岁,和公主年纪一样的大。第一次见承运公主时,她不禁感慨,人的命运果真不同。瞧,同是女子,有人做奴做婢,有人乃富商官宦家的千金,也有人乃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公主。
可她,由原先的羡慕,也开始毫不在意。
不同样也是陛下的女子么?询夫人落得病死的下场,薇夫人自缢,现在呢,赵后不也一样软禁在云秀宫么?
可是,唯独程后那样的女子,柔弱的外表下竟然有一个常人无法拥有的心境。她看的开,过的好。她只瞧见了她一次,远远的,她都能感受到那女子拥有的恬静之气。她说:外表美丽的女子,并非一定算的上美丽。任何一个女子,都能脱颖而出,营造属于自己的美。经过岁月的洗涤,女人开始睿智,开始从容,开始由内散发自己的美。做自己的女子,她最美。
她识字,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听程后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她将此话誊写在纸张上,一遍遍的念叨,一遍遍的写,最后,泪流满面。
于是,她发誓,即便深宫在黑暗,她也要做自己。
替伯子传话后,她找来一手帕,绣花。最后,她怒气冲冲的拿起纸张,心中大声宣告:“即便我是个无名的宫女,我看尽了所有丑恶的手段,可是.我还是要做自己。”
她便是——东婉。
三十岁时,大齐第一位后宫女官。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夜随风动,月随云动。
可都是假象!
婉文长公主倚在卧榻一下午,一旁的女仆手脚都酸麻不止,今日赵将军府派来一小厮,也不知传了什么话,这公主就一躺一下午,睁着眼不发一语。不肖一会时辰,出门回府的尚文博和刘庆双双步入内室。刘庆看看婉文长公主,文夫尚文博屏退了一干人等,刘庆方才缓缓道:“娘,此事还需劳烦你一趟。”
婉文长公主缓缓起身,接过刘庆手中的热茶,道:“此话怎讲?”
刘庆淡然道:“儿媳觉得,要平息此事,唯有废后一人能办到。”
婉文长公主抬头赞赏的看她一眼,果然心思聪慧的女子,不愧是大齐长公主。轻啄一口,道:“哦?为什么只有她一人?”
刘庆嗤笑一声,看着刘庆道:“这事未因她挑起,却也与她有关。如今父皇自觉愧对于废后,所以才彻查五年前长安宫起火一事。倘若废后能中途调解,父皇五年前未追究,这废后能说话,父皇亦不会再次追究。”
婉文长公主点头道:“如绾绾不答应此事如何?可不要忘记了,这是击垮你们赵家最好的时机,也是她报仇最佳时日。她会答应么?”
刘庆愣了愣,随即一笑,道:“只要娘肯亲自去一趟左将军府,此事必然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