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4)
万寿节那日,文武百官赐宴保和殿,命妇眷属赐宴永寿宫。
内宴由周贵妃主持。皇后以下,贵德淑贤四妃中历来以贵妃为重,淑妃早逝,皇帝空着妃位没有晋封新人,皇后谢氏“暴病而亡”后,皇帝便把这后宫的诸事交给了贵德贤三妃协理。周贵妃在三妃中占了一个名分上的首字,再加上儿女俱全,周家也是百年传承的世族在她身后给她诸多助力,自身做事又颇有些手段让人明面上挑不出一丝错,这些年俨然已是后宫之首,离后宫中所有女子翘首盼望的那个位置就差了那么一小步。
可惜,那一小步犹如天堑,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跨过去。而且皇帝绝迹后宫多年,除了逢年过节宫宴的时候才能得见,平日里最多是在太后宫中请安的时候偶遇,说不上几句话就已离去,就算她想努力也无从下手,慢慢地,她也歇了这个念头。毕竟,比起皇后这个位置来,还有个位置更值得她努力,那就是——太后的宝座。
她的瑛儿虽然非嫡非长,但是胜在颇得皇帝欢心,只要她小心筹划,万事皆有可能。抱着这样的心思,周贵妃带着华德庄贤二妃将皇帝已经极为寥落的后宫打理得也算四平八稳,至少表面上大家都称姊道妹,相处得和和美美。至于背地里的种种,历朝历代都差不多,不需要一一细说。
话说那日午宴时,皇子们被带去保和殿给皇帝祝寿去了,周贵妃安排完了宴席琐事,便小心伺候着太后用膳。
太后王氏对周贵妃的那点心思了如指掌,不过她从没有在人前表现出任何不悦,也没有当面给过她难堪,只不过在无人时冷笑过一声,轻轻吐出四个字:“痴心妄想”。
彼时是嫡长子继承制,嫡子嫡孙方为正统。既然当年皇帝为了皇家体面没有废黜谢氏,那么谢氏就是皇帝的正妻,她的儿子景琪就是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就算皇帝将周贵妃册封为新皇后,也不过是继室,她的儿子也不能越过景琪去。除非……
太后猛然想到那个可能,心中一紧,决定找个机会要和皇帝好好谈谈。无论皇帝这些年抬举周贵妃是抱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皇子皇孙都不容有失。那是太后最后的底线,就算是皇帝也不容越雷池半步,其他人若有这样的心思,更是自己找死。
天家的婆媳二人在永寿宫中明明各怀心思偏又其乐融融地带领众诰命共庆皇帝寿辰,外廷的保和殿中也是一派祥和气氛。皇子们依次来给皇帝行礼祝寿,很快,就有明眼人看出了这寿宴与往年略有些不同。当时,皇子们来行礼时,永宁侯卫衍正站在皇帝御座的下首侧着身陪皇帝说话,因为皇帝没令他下去,事实上他是和皇帝一同生生受了众位皇子的大礼。
皇子们的大礼岂是好受的,就算皇帝一时没想到,永宁侯身为臣子,这种时候理当自动避开才是正理。所以,这一幕发生后,恃宠而骄、飞扬跋扈、目无纲常等等评语在霎那间已经被某些人按到了卫衍的身上,就算是关心卫衍的人,目睹了这一切后,在担心如此恩宠是福是祸的同时,那顶不知礼不自律的帽子也是要戴在卫衍头上的。
其实卫衍这人向来是守礼自律的,默许这样失礼的事情发生实在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