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走马上任(1/4)
一天的时间,经过张安世的讲解介绍,许延寿这边无论是从光禄勋的结构架构,还是管辖范围都有了一番熟识,除此之外,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也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许延寿的分工也下来了,主管:光禄勋内部执法;期门、羽林卫的考核以及还有对那几十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进行培训。
许延寿正是开始上岗了。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光禄勋这个单位的二把手,能不能在新单位立住脚,关键就看着三把火烧的旺不旺了。
自然,许延寿也想搞点事情立立威。
不过许延寿也并不着急立刻就搞事情,毕竟搞事情终究还得名正言顺不是。
第一天在光禄勋上班的日子就这么结束了,临下午,许延寿前往酒肆大了点酒也没顾忌自己的身份,直接前往了司马迁的家中。
司马迁见到自己这小忘年交和外孙女婿显然也是颇为高兴,但显然对许久未能来看自己颇有怨念。
许延寿有和哄小孩似的,哄了一阵子司马迁才算是露出笑意。
许延寿向司马迁说了说近些时日在朔方的一些经历。
司马迁学识渊博,讲了下卫青、霍去病当年征战匈奴时候朝堂之上的一些经历。
但即便是在赞赏卫青、霍去病军事才能同时,语气之中不再是和曾经许延寿读《史记》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透漏出对二人的偏见,而是客观了许多。
显然对此,许延寿自然有所疑问:“司马公,我读太史公之作时候,发觉《太史公》之中,对卫霍二人之评价和现在的颇不相同。在书中有贬低卫霍之嫌,但今日评价却公正许多。
是不是意味着你对卫霍二人的评价发生了改变,若是如此,为何不在《太史公》中修改对卫霍二人的评论?”
显然,此时许延寿脑袋里有很多个问号。
听到这,司马迁先是一阵沉默,过了片刻才叹息说道:“延寿,你曾对我言说,李陵自李信起始历代从军,而我祖上便乃史官,皆是传承之家,故站在站在同一立场之上。
又说过我所著书籍《太史公》中记录李广多战无功、李陵遭遇祸事,颇有春秋笔法之嫌疑,因为我之前先帝时期遭遇灾祸,以李广、李陵自比。
但是却对卫霍二将军虽战功赫赫,却颇有微词。
我也曾回去思虑一番,确实如此。
我却因卫霍二人凭借裙带关系发迹而心存偏见,也确实因为李广、李陵之事自比而刻意拔高。
后来,我曾考虑过是否要修改我所书的《太史公》之中内容。
但是现在想想没这个必要。
此书虽为《太史公》,但仍然承载着我写书之时的思维,饱含着我的个人情绪,此所谓成一家之言。
不改了,不改了。”
许延寿听此,却也默然点点头。
司马迁勉励许延寿道:“延寿,鬼谷子有云‘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
我自遭遇灾祸之后便立下志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