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吱圆圆(1/2)
研保院全称为生物保护研究院。
梧州分院主要负责救助意识体离‘家’出走的濒危动物,因为救助困难大,救助率低,这些年在各个研保院中是极不起眼的。
这段时间却大为不同了。
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赞誉声铺天盖地,募捐基金一节节往上涨,国内、国外记者几乎踩破了研保院的门槛,对参与救助的工作人员,尤其对找到三只小熊崽、团团意识体的小机器人最感兴趣。
只不过因为执行任务时,小机器人一直穿戴着盔甲,外形又格外的普通笨重,才能每天清晨在记者的眼皮底下,不受干扰地背着小蛋壳书包进进出出。
小机器人还会问等候在外的记者朋友们要不要喝热水,小机器人帮忙接。
却没一个认出巴鹿鹿,就是那个北极小超人。
小机器人忙着找水火爸爸,研保院的同事们也就没点明,只是每天出谋划策,寻找每一个可能是小机器人家的地方。
成功挽救北极熊种群是一件大事,现在动物频道还有专门的节目,直播五只北极熊在哈德森海湾的生活日常——一半收视率是国际友人贡献的。
国内网友看了,纷纷在梧州研保院分院官方网站下留言,想认识北极小超人,也提起了白鳍豚宝宝走丢的事情。
‘小超人是不是累了,请坚持一下,帮忙找一找白鳍豚宝宝吧。’
‘小超人的主人是谁,看小超人在北极的工作情况,小超人好像没有翅膀,不会飞,要是小超人帮忙找白鳍豚宝宝,我们愿意众筹资金,请专业的人工智能大佬,为小超人量身定做一双翅膀,小超人的主人,请考虑一下吧,白鳍豚宝宝已经走丢二十一天了,时间越久,生还的可能性就越低,拜托拜托。’
诸如此类的话题常常能在首页飘上一整天,呼声越来越大,向小超人许愿的帖子越来越多。
不到十五天,巴鹿鹿小同志的形象模样,在网上已经有不下十个版本了。
有些是记者捕风捉影,有些是热心网友靠想象凭空捏造,每幅图里的小机器人,无一不是精致、灵动、可爱,无所不能,看得研保院的同事哭笑不得。
又很能理解公众的热切,因为他们一样担心着急。
国人希望守护好每一种美好的生灵,在这里面,白鳍豚又有些不同。
这是一种古老的、拥有4000万年历史的活化石,脑比重接近类人猿,智商超过类人猿,一直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是长江瑰宝。
21世纪初最后一只白鳍豚淇淇去世后,白鳍豚宣布功能性灭绝,此后将近两百年里,人们再没捕捉到白鳍豚的身影,四个月前水文学家偶然在鄱阳湖发现少量白鳍豚身影时,全国上下都为这失而复得的珍宝沸腾了。
现在寄养在京蓟动保中心的白鳍豚宝宝丢失了,没有人不心痛,不愤怒,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反应越来越激烈,京蓟动保中心每天直播搜救工作进展,就算是凌晨三四点,依然有过千万的人观看直播,监工搜救工作。
咒骂声少,但花式催促、拳拳叮咛轮番上阵。
京蓟动保中心负责人赵保国,每天睡三四小时,梦里都是网友密密麻麻的弹幕提示:
[今天白鳍豚圆圆,依然没有回家呢。]
[偷走白鳍豚圆圆的犯罪分子,今天依然没有绳之以法呢。]
[努力哦,园长,我们看好你,等待中。]
[今晚又梦见圆圆说,救救圆圆,圆圆好痛好痛,园长,怎么办……]
[今天园区的监控上线工作了吗?]
赵保国头都大了,他早上给梧州研保院打了电话,等不及研保院答复,撬动了动保协会会长、环保部部长、京蓟市政工程院院士一起急匆匆赶来研保院,进了大门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坐下来就说寻找白鳍豚的事。
“我说,老蒋,能一次就找到北极熊,巴鹿鹿肯定不简单,京蓟和梧州距离这么近,把鹿鹿大方借调给京蓟用一用。”
动协江爱党接口道,“是啊,老蒋,六天前一个姓谭的老人家,来提供了一张水域图,划出了几个圆圆喜欢去的地方,有些是峡谷暗沟,人进不去,仪器探测不到,我们派了有九十只机器人吧,都是一下水就沉,专门设计来游泳的,又完全不知道变通。”
他熬红的眼睛里都是热切和希望,“巴鹿鹿既然能在海里长游一整天不漏水不断电,肯定帮得上忙。”
赵保国催促,“老蒋,先给我们看看巴鹿鹿。”
严教授把小机器人的照片给各位领导看了。
赵保国先表示怀疑,“就这,这么笨重普通?”
生科院董院士咦了一声,老花镜推上去一些,“怎么看着有点眼熟,我是在哪里见过?”
环保部王泉瞥了一眼,“这是初代机器人的经典款,废弃机器人里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林方忍不住地自豪,“鹿鹿外表不起眼,能力很出众,而且它对动植物有很深的了解,很多已经灭绝的品类,它都认得出,很特殊。”
环保部部长怀疑问,“真的?百科机器人,这可不是普通编程能达到的。”
林方肯定地点头,“真的,它会唱歌,会画画,学习能力特别强。”
赵保国不管这个小机器人有多厉害,总之要试试,“都火烧眉毛了还讨论什么,就说那个姓谭的老人家,多大年纪了,腿脚不好使,每天还划着个船飘在江上到处帮忙找圆圆,为这事奔波的志愿者没有几千也有好几百,我们再不使劲,合适么?”
“鹿鹿去哪里了,把它找来,它不是找它的水火爸爸么,等找到圆圆,我们帮它一起找!”
“是啊,找个人还不简单,先把叫水火的筛选一遍,再把姓水的筛选一遍,不行把含有水火两种元素的字找出来,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机管局入手,还有一个国家办不到的事吗?”
“我只能想到一个湫字。”
“还有梁,刀是火萃的,三点水。”
“燃,四点水。”
大家为小机器人爸爸姓什么,发动几百斗的文学知识,热烈讨论起来。
生科院董院士拿起小机器人的照片重新看了看,咦了一声,不知道一个水,两个火算不算,条件倒是满符合的。
赵保国要给这群老顽童急死了,拍了拍桌子,“先把小机器人找来,救圆圆要紧,它还是个幼崽,不管在哪里,都很危险。”
张济立刻联系小机器人,发觉联系不上,开了追踪,有些奇怪,“它在通济渠附近,可能信号不好,我去接它回来,老教授们稍待。”
赵保国看了看时间,“才7点50,多去几个人,快去快回,我们在这等你,等着救命啊同志!”
“好。”
张济林方一起去,董老院士喊住他,“小同志,你跟巴鹿鹿小同志讲,我或许知道它爸爸在哪儿,让它快回来。”
张济林方吃惊又惊喜,这下小机器人肯定开心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