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林清玄散文集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1/2)

目录

、专注而忘情地吸着花蜜。微笑、带着露水的朱模花;专注、浑然忘我的蜜蜂,

看起来就如同在亲吻一样。

但是,朱槿花与采花蜂是带着什么爱情而在城市的阳台上会合的呢?这时空的无限

与广大,使我感到一只蜜蜂找到一朵朱槿花就是奇迹!连结着它们因缘的线不是偶然的!

花究竟有什么好吃,使蜜蜂穿越城市来寻找和吸取呢?等蜜蜂飞走了,我摘下那朵

朱模花来吸,发现花中果然有着清香甜美的汁液。

呀!原来在宇宙之间,朱模花,蜜蜂或者蝴蝶,也是追求着幸福、美好的众生!

人追随情欲而在生死时空中飞翔,与一只蜜蜂飞来寻找一朵花也没有什么不同!

情欲的本质是生死的根本,但情欲的追求中也有美好的启示。

蜜蜂采花的时候如此专注而深情,但它并不执著在一朵花上。

这是为什么人们把那些风流而不专情的浪子称作是“采花蜂”的原因吧!

我想起《佛经》里的一句话:“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就觉得人在情

感的态度上,有时还不如一只蜜蜂。

放生的麻雀

我和朋友在林间散步,看到林间地上散落一些麻雀的尸体,我感到有些不解,朋友

说:“是放生的人放出来的麻雀,而且是今天早上才放的。”

“何以知道是今天早上放的呢?”

朋友说:“因为放生的人都是清晨放生,这些麻雀的身体都还未完全僵硬呢!”

有些麻雀在温暖的屋子住久了,清晨放到林间,立刻就冻僵了;有些麻雀关在笼子

里,早就忘记怎么飞翔了;有些是失去想飞的心了。朋友述说着。

我们都为放生者的无知而悲哀,也为放生者为了自己的功德,无视鸟雀的死活而感

到痛心。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

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圆通寺与冰淇淋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

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

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之声,我看着孩子的左

右脸颊浮起十个鲜红的指印。

“你没看见妈妈在拜佛吗?你这个死囡仔哺,要吃冰淇淋不诲等一下吗?不吃会死

吗?气死我!气死我!”那妈妈涨红着脸,几乎发抖地说。

原来是圆通寺外有小贩卖冰淇淋,看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孩挡不住诱惑,来向正在拜

佛的母亲要零用钱。

拜佛的母亲的反应大出我的意料之外,但被打的孩子的反应更令我吃惊,他双手抚

脸、咬牙、瞪着怨恨的眼睛以忍住泪水,愤愤地说:“你先让我吃冰淇淋,等一下再拜

佛也不会死!”

说完,孩子一转身冲出大殿,发抖的母亲发狂了,顺手抄起放在墙边的木板,追了

出去。

我跟出去,看到一对母子顺着石阶追逐,竟追了数百公尺,最后消失在山下。

这时,我才听见石阶下卖冰淇淋小贩的叭不——喇叭声。

我已无心拜佛,坐在庭中的大石头上思维,如果我正在拜佛,我的孩子来向我要冰

淇淋,我会有什么反应,我想我会停止拜佛,去买冰给他吃,再回来拜佛;或者就陪他

吃个冰淇淋也未可知,吃了冰淇淋,拜佛的心可能会更清凉。

佛是永远在的,稍停一下并不会怎样。

佛是到处在的,体贴众生的需要,正是在拜佛。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尊贵的佛性,孩子与佛无二,为什么母亲不能体会呢?

正想着的时候,那气喘嘘嘘的母亲返来了,我担心地问:“追到了吗?”

她说:“无呀!这块死固仔,跑比飞卡紧,看在佛祖面上,饶他一命,我是拿这个

板子回来还给庙里的。”

然后我看她把板子放回原处,在大殿前穿鞋子——她刚刚急怒攻心,连鞋子也没穿

就跑了。

我顺着圆通寺的石阶下山,看着这秋天清明的风景,想到佛是永远在的,佛是处处

在的,在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甚至在吃冰淇淋清凉的心里。

但是,拜着佛的人中,几人能知呢?

第三面佛

到泰国旅行,朋友带我去拜泰国人认为最灵圣的四面佛。

通常拜四面佛要从第一面佛顺时钟方向拜过去,第一面是求平安,第二面是求财富,

第三面是求情感,第四面是求事业。

住在泰国的朋友说:“依照我的观察,一般人总是在第三面佛停留的时间最长,祈

求得最诚心,可见在人间,感情是最大的难题呀!”

为了求证朋友的说法,我们拜完四面佛,就站在一旁看别人拜,果然,不论男女老

少,在祈求情感和婚姻顺利的第三面佛前,总是仁立不动很久,表情非常虔诚。

人是因感情而投胎,感情因此是生命最大的难题。

离开四面佛时,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有朝拜四面佛时那虔诚祈愿的心,愿意花更多

的时间在感情的理解,那情感的难题也可以解决不少吧!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

一大,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

狱的,举手。”

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

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

的举手!”

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

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

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

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诉我们过去的罪孽多么可怕,因此使许多宗教徒都活在过去的赎罪和未来的寄托之中,

忽略掉眼前的时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