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4/4)
“你抢rén • qī女,不准别人守孝,你这叫有德者吗?”达兰咄咄逼人地问。
朱元璋许愿,到了金陵,她尽可以为陈友谅守孝,愿守多久都行。
“那你白养着我不是亏了吗?”达兰问。
朱元璋说:“我朱元璋仰慕你非一日了。”他从宽袖里抖出一张画像,在达兰面前展开,说,“你看,我费尽心机,弄到你的画像,每天都要虔诚地看上一回,过去,只是非分之想,这次有缘,朱元璋愿终生服侍你。”这倒令达兰很意外,脸色平和多了。
达兰想了一下,说:“我知道,你不会放我回武昌的。不过我提个条件,你能答应,我就随你回金陵。”
朱元璋说:“你提什么我都答应。”
达兰的条件够苛刻的了:安排一处静室,准许她为陈友谅守三年孝,到服满时再说。
朱元璋一口应承:“我答应,这不是什么难事,我朱元璋虽然仰慕你,可绝无勉强的意思,只要你不愿意,我永远不存非分之想。”
达兰看了他一眼,说:“我希望你是个君子。”对他的恶感减了几分。
朱元璋总算吁了口气。
第六部分喜歌哀歌一人唱第94节或许是最后的机会了
帆樯如林的江面上,朱元璋的大楼船格外威风,这是夺了陈友谅的龙凤船改造成的。
朱元璋正率得胜之师返回金陵,浩浩荡荡的船队顺江而下。
在楼船顶上,朱元璋与刘基悠闲地弈棋,吊着伤臂的郭宁莲在一旁观战。
刘基执白,他把四个白子连成了一条线。
朱元璋说:“哎哟,你一连成棍子,就有十口气了,接成棍子气最长啊。”
刘基一指右角的两个棋子,说:“我这无忧角才更厉害,我是占了地利的。”
朱元璋下了一个黑子,说:“我下这一个夹,你这两个子已无法逃生。我这棋局是金角银边草肚皮,我靠地利,更靠人和。”
刘基又说起这次的鄱阳湖大战,他问朱元璋以为凭什么取胜?讲天时、地利,我们都在下风。自古以来,水战不得天时、地利,不可能取胜。周瑜破曹,就是借风水之利,陈友谅强大水师据鄱阳,处在上游,先得地利,人家是在等我们来攻,以逸待劳,又占优势,结果却一败涂地,这是好多人百思不解的。
朱元璋暂不下棋了,品着茶说:“先生一肚子烦忧,战前为什么不说。”
刘基笑笑,那时说了,会动摇军心,挺也得挺着,心里却在打鼓,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他问朱元璋,“主公心里不惧吗?”
朱元璋也后怕。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是靠人和取胜。陈友谅虽人多势众,却上下不同心,各怀心腹事。他对部下刻薄,又是远征疲惫之师,刚刚围困洪都三个月,又来迎战我二十万大军,能无怨言吗?
刘基对这次班师持有异议,鄱阳一仗得胜,本不应给敌人苟延残喘之机,为什么不直下武昌,反而班师回金陵?等到武昌养精蓄锐后,岂不难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