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1/3)
大将认为,同敌人的关键性战役还是在海上打的。已晋升为陆军元帅的参谋长杉山提出异议:“如果把你要的飞机如数给你,你能否改变战争形势?”
永野气得毛发倒竖:“我当然不能作那样的保证!你能不能保证,如果把所有的飞机都给你,你能改变战争形势吗?”
冈田海军大将建议大家休息喝茶,对立双方冷静下来。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后来佐藤独出心裁,提出一个折衷的办法:集中生产战斗机,不生产轰炸机。这样便能多生产5000架飞机,使总数达到5万架,两军平分,比海军的26万架只少1000架,为了弥补这个差额,佐藤提出拨给3500吨铝。海军表示同意。
风暴算是过去了,但使风暴加剧的军事问题依然存在。日军仍然挡不住盟军穿过太平洋中部的挺进。美军在攻占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之后,3月1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尼米兹于6月15日前占领马里亚纳群岛,命令麦克阿瑟在今后5个月内在太平洋舰队支援下攻占棉兰老岛。
这一连串的灾难和美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促使佐藤又主动向东条建议:“我们应该撤到菲律宾,在那里决一雌雄。”
“你跟参谋本部商量过吗?”东条阴沉地问。
“问题就在这里。参谋本部肯定会反对这样一个计划。我认为应该说服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卡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退到菲律宾。
东条涨红了脸:“去年,在一次御前会上,我们把最后防线定在马里亚纳群岛和卡罗林群岛!你的意思是说,半年以后不打一仗就把它们放弃?”
佐藤坚持己见:“在那个地区只有7个机场,美国人很容易在发动入侵以前就使这些机场失去作用。但在菲律宾,有几百个岛屿可以用作基地。”佐藤进一步强调说:“最后的战场应该在这里,因为如果那一仗打输,我们就没有能力再打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集中力量打最后一仗的原因——然后展开和平攻势,求得体面的解决。”
东条打断他的话:“别再提‘和平攻势’了。如果你我一提‘和平’,整个部队的士气就垮了。”
佐藤告辞,但是他的建议却导致了意外的后果。当晚,东条建议杉山参谋总长辞职。东条解释说,在此“严重局势”下,最好由他本人兼任陆相和参谋总长。
“这是违反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杉山抗议说,“不应一个人既作出政治决定,又作出军事决定。斯大林格勒的灾难就是希特勒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结果。”
“希特勒元首是兵卒出身,”东条说,“我是大将。”他要杉山元帅放心,对于军务和政务他会给予同等注意。“这点你不必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