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1/1)
的贫苦农民是人民抗日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鉴于敌对力量悬殊,人民抗日军的初期活动主要是小规模地伏击分散的日伪军,袭击军用仓库,夺取武器装备以及武装保卫农民收割庄稼,阻止日伪军抢劫粮食等。人民抗日军的活动开始虽然规模小而且分散,但却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占领军的交通运输和粮食征集工作;尤其是其政治影响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占领当局的惊恐不安。1942年9月和12月,为了消灭人民抗日军,日本占领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出动三四千人的大部队对阿拉亚特地区和乌山渡地区的游击队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人民抗日军依靠群众,充分利用熟悉地形和游击战的特点,英勇机智地进行反击。经过军民团结奋战,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取得歼敌1500人的大胜利,并解放了中吕宋很多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军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军时的5个支队、300人,发展到1942年底的42个支队,总人数达到5000多人。
在抗日根据地内,广泛组织了人民防卫委员会,它负责组织群众保证部队的粮食被服供应,运送武器dàn • yào,协助看护伤员,配合侦察敌情,担任交通联络。防卫会还拥有自己的地方武装队伍,平时保卫家乡,必要时参军参战,它成为人民抗日军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兵源。防卫会也是解放区的地方政权机构,每个乡村按民主方式选举5—12名成员组成基层防卫会。解放区的民主政权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没收了通敌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实行减租减息,组织农民在合作的基础上开恳荒地,增产粮食,惩办奸商,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土地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促进了生产,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武装斗争。
为了适应抗日武装斗争发展的需要,人民抗日军创办了各种军政干部学校,让指战员学政治,学军事。由于缺乏教材,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成为学员学习游击战术的一本重要参考书。人民抗日军很重视文化宣传工作,他们出版了油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机关报《民族解放周刊》和军报《民抗军》。他们深入发动群众,广泛宣传群众,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旅居菲律宾的广大华侨,从抗日斗争一开始就积极支援和参加菲律宾人民的抗日斗争,不少华侨还参加人民抗日军。在菲共和人民抗日军的统一领导下,组成了一支称为“四八”支队的华侨游击队。“四八”支队是出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人民武装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尊敬。“四八”支队英勇善战,为菲律宾人民的抗日事业和中菲人民的战斗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不仅与日、伪军作战,而且还要对付美国远东军领导的各式各样的游击队的骚扰和破坏。后者打着抗日的招牌,游而不击,专门鱼肉百姓,并常冒充人民抗日军打家劫舍,极力败坏人民抗日军在群众中的声誉,尤为卑劣的是他们还与日、伪军勾结,偷袭人民抗日军。美帝国主义为了控制和破坏菲共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从1943年起,就不断派遣特务潜返菲律宾。他们用金钱收买、武力威胁、直至个人暗杀等手段,控制了棉兰老等许多岛屿的分散零星的抗日武装队伍,并对中吕宋的人民抗日军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但是,英勇不屈的菲律宾人民抗日军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为最后打败日本法西斯强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几乎和菲律宾的情况一样,1942年5月日本侵占了整个缅甸之后,6月初侵缅日军司令饭田祥二郎宣布实行军事管制,依靠武力推行日本法西斯的“大东亚新秩序”。占领军司令首先把英国监禁的贫民党领袖、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右派代表人物巴莫博士释放出狱,帮助日军助桀为虐,维持社会秩序。接着便大肆掠夺缅甸财富,剥削劳动人民。
日本帝国主义首先没收英国殖民者的财产,将保存下来的技术装备和原料直接运往日本;发行毫无物质保证的占领区纸币,就用这种纸币换取缅甸人民的财物;在农业方面,强制种植军需作物,并垄断了缅甸的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横滨银行在所有的缅甸大城市都开设了分行,控制其金融业务。
日本占领军的法西斯统治和横征暴敛,戳穿了他们许下的给予缅甸自由、dú • lì的诺言,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日军入侵之后,被英国殖民者监禁起来的很多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纷纷逃出了监狱,开始秘密地组织缅甸人民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
在缅甸共产党的倡议下,1944年8月,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正式成立,参加者有缅甸共产党、人民革命党和昂山将军指挥的缅甸国防军。缅共领导的武装游击队也是同盟的组成部分。后来,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从地下转入公开活动之后,爱国党、德钦党以及佛教协会等团体也都加入了同盟,使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组织的成员达到20万以上,其中正规军和游击队就有5万人。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成立大会上,29岁的昂山将军被选为主席,共产党主席德钦丹东任总书记。此后不久,又成立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最高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政治纲领反映在它成立时所通过的宣言中。宣言痛斥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掠夺、专横压迫,指明缅甸人民正在日本法西斯铁蹄下遭受苦难。宣言号召人民起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和通讯工具,烧毁他们的仓库,拒绝参加战略工程,消灭叛徒和日本的走狗,建立同盟的地方支部,组织游击队和工人联合会,准备参加全国总起义。宣言最后号召把日本侵略者赶出缅甸,消灭法西斯主义,成立人民政府。缅甸人民的抗日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
同样,在马来亚,在新加坡,哪里推行东条的“大东亚新秩序”,哪里就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第三部分横扫东南亚第37节战略转折(1)
东条英机在太平洋上接二连三取得的胜利,给日本统帅部带来的并不是团结,而是不和。当初,东条的战争计划是要攫取东南亚的原料,在占领地盘以后,应该使之成为要塞,在那里建立有利于海军长期作战的基地群。陆军仍然认为唯一明智的方针,是使这个基地群强大到足以迫使美国最终接受耻辱的和平。因此,要稳扎稳打,且忌轻举妄动。然而,这一意见却遭到了海军的反对。
日本海军在连战连捷之后,更加趾高气扬,它再也不愿意充当一个有限的防守性的角色了。他们质问:为什么不能对澳大利亚、夏威夷和印度发动攻势?进攻这些地方势必要进行大海战,那就和爪哇海战一样,定能把敌人消灭。直到现在为止,在征服整个东南亚的过程中,海军只损失了不到25万吨的舰船,被击沉的最大军舰不过是一艘驱逐舰。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东条,实际上是支持海军的意见的。因此,海军更加有恃无恐,继续对陆军施加压力。他们提出了一系列远远超出原定目标的计划,其中一个计划是摧毁印度洋上的英国舰队,与德军会师。还有一个是切断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供应线,假若美国军舰胆敢来冲封锁线,其结果正是与美国展开争夺太平洋制海权的决战。
海军设想用陆军5个师进攻澳大利亚。这个大胆的作战计划是海军司令部的一个名叫富冈定俊的大佐制定的。在一次联席作战会议上,陆军参谋本部的服部卓四郎大佐嘲笑了这个计划。澳大利亚的面积等于日军在中国已占领的领土的两倍,要征服它,不但要使用联合舰队的主力,而且还需要出动陆军12个步兵师。光是运送陆军的船只吨位就需150万吨。富冈建议使用满洲的关东军。服部反对动用如此庞大的部队去进行一场实质上只是牵制性的行动。在日后举行的联席会上,陆、海两军又进行了争论。
3月13日,东条英机代表内阁和大本营启奏天皇:“必须在国力所允许的限度下,抓住现在的战机继续扩大已有的战果,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造成长期不败的局面,同时迫使美、英经常陷于消极防御地步。对苏方针是:极力防止扩大战争对手,在对南方作战期间,努力防止引起对苏战端;在保持日、苏之间的平静的同时,阻止苏联同美、英之间的联系的加强,并尽力离间它们的关系。”
对于下一步的侵略计划,日本海军内部以及海军同陆军之间都有不同的看法,经过东条的裁决,双方都作了妥协。大本营认为,澳大利亚可能被美、英用作反攻的基地,因此必须破坏它同美、英的联系,断绝它的海上交通。为此,日本决定占领萨摩亚、斐济、新喀里多尼亚以及莫尔兹比港。这样一来,美、日两国的战略计划正好针锋相对,这就导致了所谓珊瑚海之战和以后的一系列战事。
珊瑚海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以东。早在1942年2月,日军占领了新不列颠岛及其良港腊包尔之后,就想占领新几内亚东部的莱城和萨拉莫亚,尤其是它的重要的海空军基地莫尔兹比港,以便保障腊包尔的安全,袭击澳大利亚北部的飞机场,为以后进犯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和萨摩亚奠定基础。同时,日军还企图占领图拉吉,利用它作为水上飞机基地,以掩护莫尔兹比战事的侧翼,为以后向东南扩张创造条件。
1942年3月5日,由日本海军中将井上成美指挥的第4舰队和南海部队从腊包尔出发,6日夜间在莱城和萨拉莫亚登陆,7日肃清了两地的澳军。但在3月10日早晨,停泊在两地的舰只遭到盟军飞机的袭击,4艘军舰被炸沉,7艘受伤。
对美、英来说,保住莫尔兹比港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保障澳大利亚的安全,而且也是将来反攻的跳板。美国海军上将弗莱彻指挥的舰队,以两艘航空母舰“约克顿”号和“莱克辛顿”号为核心,就在这一带水域活动。5月3日,日军在图拉吉登陆,并占领了这个小岛。第二天,美国飞机对它进行了袭击,炸沉了日本小型舰艇4艘。这次袭击向日军表明,美国航空母舰队就在附近水域活动。
5月7日上午10时左右,日、美两国舰队在米西马岛(新几内亚东面)附近进行第一次空战。美国飞机向日本航空母舰“祥凤”号(12万吨)投下炸弹13枚和鱼雷7枚,击中了要害,几分钟内使它沉没了。
7日下午,日本舰队司令官决心在美国航空母舰阻击日本登陆部队之前把它们消灭掉。他们挑选了长于夜战的飞行员27人,每人驾驶一架飞机于下午4时15分去袭击美国的航空母舰。结果日机被击落10架,另有11架在夜间返航时误入海中,只有6架安全回到母舰上。
5月8日,日、美两国舰队又继续进行空战。这一天的对阵,双方势均力敌,各有2艘航空母舰和100多架飞机。战斗结果,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受到重伤,撤出战场。美国航空母舰“莱克辛顿”号(3万吨)受伤后,当时还平静无事;但到中午12点47分,舰内机仓发生爆炸,引起大火,不可控制,于是舰上人员迅速撤离。8日下午7时56分,美国自己的一艘驱逐舰奉命发射5枚鱼雷把它击沉了。
这时,日本第四舰队指挥官井上成美决定撤回整个舰队,进攻莫尔兹比港计划无限期延迟,因为他仍怕进攻舰队遭到美国舰队的袭击。当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接到这个报告时,感到困惑不解,山本五十六命令井上继续追击,消灭残敌。大本营海军司令部也对第四舰队的行动不满,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大为恼火,当即命令井上成美追击美国舰队。但美舰已漂洋而去,无影无踪了。在这次海战中,日本损失飞机105架,美国损失81架。珊瑚海之战是日本自发动战争以来,侵略锋芒第一次受挫,这对英、美军队的士气起了一定的鼓舞作用。
在珍珠港被袭后不久,罗斯福总统就打算尽速轰炸日本本土,对这场偷袭作一次小小的报复。3月初,陆军远程轰炸机队,集中了24组机组人员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机场进行训练。练习在500英尺的跑道上驾驶经过改装的B-25双引擎轰炸机起飞。他们的指挥詹姆士·杜立德中校是个出色的人物。他既是航空学家,又是一个几次打破飞行速度记录的勇敢的飞行员。是他第一个以12小时的记录作了横贯美国的飞行,第一个完成了原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外圈筋斗的困难动作,又第一次做到了黑夜着陆。
4月1日,最后选定去执行这次任务的16个机组,在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达航空站登上母舰“大黄蜂”号。决定由13架飞机轰炸东京,每架投弹4枚。另外3架分别轰炸名古屋、大阪和神户。海军要把他们送到尽可能近的地方,然后从甲板上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