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抉择(2/2)
见堂内的文武暂时性的都是没有意见要发表了,朱里便又以眼神示意文官列中的赵云。
她之前跟赵云说过。如果要走的话,她不会强留,只需要留下一封“辞职信”便可。并且可以将这件事公布下去。
老实说,朱里心中很清楚,目前聚集在她麾下的这么一大批人当中起码有着三成的心是不在这里的。
简单点说就是,因为她独特的自治管理方式,导致很多暂时“无家可归”的人愿意到她麾下混口饭吃。
天下英雄及自认英雄的人何其之多,而在这些人当中又有着不少仍然是在观望着自己要效力的对象的。
或许可以说是“待价而沽”,他们并不是很急切的想要草率的投入一方诸侯麾下,因为若是一个不慎,自己很有可能会留下骂名传于人世。
在这个注重“信誉”与“名声”的时代,但凡有一点自尊心的人都不会期望自己成那“背信弃义”之人。
而这个问题在朱里这里,并没有任何的约束。因为她是以单纯的“工作”方式来“聘请”这些人暂时替她效力的。
就差填一份“劳动合同”了。
所以他们想要离开的话,大可随意离去,继续寻找自己心中的明君。不然的话,待新任的汝南太守到来,这个条约极有可能会变的没有一点信用力。
再说了,在汝南当了这么久的差,怎么着也得有点存款了。应当不至于再过上之前的拮据生活。
虽然很真实,但事实的确如此。在这其中的不少人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于是,在回途的路上,她跟赵云说了这么一个可能,想让赵云来替自己做这些事情。而她毕竟是曹操麾下之将,这些事情是不好由她主动提出的。
文官丛中的赵云见朱里的眼神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心领神会的出班道:“将军,不知您此次前往樊城是否还能多加携带数人?”
朱里故作沉吟,道:“不得行,我名额下的编制已经满了。”
“唉,”听到她这么说,赵云叹了口气,道:“既如此,还请云辞行。”
朱里皱着眉,十分不解的问道:“子龙先生,这却是为何?”
“云并非贪图富贵之辈,”赵云道:“全赖将军人格魅力之故,方才会前来报效。而今既然不能继续在将军麾下效力,又不能且舍官职重投麾下。不若请云辞行,还望将军成全。”
“…”
朱里沉默了下来。
事实上这是她跟赵云之前就准备好了的对话,不然就凭赵云的性格是绝对说不出这种近乎“吹嘘”的话来的。
确实也有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朱里个人的行事明明与大众格格不入却又让人感觉不到丝毫违和,甚至有些亲和的原因,才会让赵云答应周仓的提议到其帐下效力的。也是如此,他才会答应担任这么一个角色。
赵云就这样认真的看着陷入沉默的朱里,过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一直愁眉不展的朱里方才沉重的点了点头。
“好吧。”
随后又道:“唉,既然开了先河..诸位,我知道人各有志,如果有跟赵云先生一样的,大可提出来,随后可以做一封辞行书信递交到我手上就好了。”
她的面色很是痛苦与挣扎,让人一看就知道她完全不希望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大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起码有着三分之一的人开始了悄声的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