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手记_第40章(1/3)
夏明若则抱着猫上楚海洋家串门。
楚海洋正坐在帐子里整理洛阳古墓发掘资料,夏明若把老黄一扔,也往蚊帐里钻:「都是要寄给老周队长的?」
「恩,」楚海洋埋着头:「发掘报告河南反面撰写,最后由老头过目把关。」
「哦......」夏明若眨巴着眼睛凑上去,楚海洋伸长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夏明若摸脸大笑:「又是蚊子?」
「嗯。」楚海洋继续低头写字。
夏明若与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问话说:「最近好几天斗没有老头消息,去哪儿了?」
楚海洋说:「在历史所,天天舌战群儒。」
战的就是墓主身份问题。
因为墓志被某盗墓贼意外毁坏而且无耻窝藏,墓主的身份便成了争议忠心。老头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太子派,亲王派,驸马派,保皇派(即认为墓中埋葬的就是隋炀帝)的挑战。
而老头本身的观点又是那么的含糊不清。
目前他只认为,第一这是个武将。
第二他地位特殊。此人衣着精美,隆重下葬,棺椁两旁侍立着千秋万岁与将军佣,且使用了石棺椁。
由于「凶礼不记」的传统,隋、唐两代的文献中都没有记载什么品阶的官员可是使用石葬具,考古界根据历年资料分析,两代的石椁棺均仅用于皇室成员和功绩卓著的勋臣。
老头则倾向与勋臣说。
还因为目中壁画也绘有列戟。前些年,陕西发掘了唐代功臣,镇国大将军、薛国公阿史那忠墓,墓里也发现了列戟,一共是十二戟;而本墓中竟然有十八戟,可见此人是何等的富贵通天。
当此人还是个罪臣但是此人还是个罪臣,毕竟用猫鬼压墓是及其歹毒的咒术......
林林种种的猜测困扰着众人,而营造此墓者的态度则湮没在历史迷雾后,也许真要等到宇文大叔良心发现,把墓志掘出来,一切才云开雾散了吧。
时间在争论中过去了几个月,神秋时候却传来了令人担心的消息:夏明若的老师失踪了。
夏明若的老师姓钱,叫钱可汗,也是李老头的学生,所以严格按辈分夏明若其实是老头的徒孙,楚海洋的师侄。
这个钱可汗老师并不是纯种的汉人,长着一脸络腮毛胡子,十分高大,个性也很有颠北方边疆民族的特色,勇猛彪捍,有时视规矩于无物(要不怎么于夏明若一拍即合)。
他参加了一只前往古丝绸之路的科考队,十月底出发,一路考察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到了玉门关时他却与几名科学院的同事一起说要四处看看,说好了一天之内回来,结果却从此失去了联系,算到今天,已经三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