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梁任公的坚持(3/4)
一个林徽因盖住了梁家门所有人的风头,没办法,这就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很多人不知道梁启超,但都知道林徽因;很多人没读过梁启超的文章,却对林徽因的一生如数家珍。
此时的梁启超正在日本办《新民丛报》,几乎每期都在和章太炎的《民报》开展论战。此时的他正竭力鼓吹君主立宪制,反对同盟会提出的暴力革命。
“任公,想来岑大人派我到日本的来意你都知道了。他跟你的观点相近,都是希望能立宪成功。他想把海内外的立宪派都联系起来,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陆用之的意思很明白,所谓“不时之需”就是等慈禧太后死了后的时代。
“中国不能再打来打去了,保留一个君主,换来一世太平有何不好?而中山樵他们非得推翻清廷,赶走满人,这不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嘛。”
梁启超不支持同盟会的出发点很单纯,他是不希望内战再继续打下去。中国需要和平,百姓需要和平。
陆用之在犹豫,是不是要劝说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从此远离政治,一门心思的做他的学问。
“岑大人的意思我表述完了,你也知道他现在的艰难处境,暂时我们的会面不宜公开。下面说的是我个人的观点,任公,依你看,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可能性有多大?”
“英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嘛,正因为他们君主立宪的制度才使得大英帝国成为世界头号帝国。再看日本,也是实行了君主立宪,经过明治维新,才有今日的强大。他们能行我们为什么不能?”
“任公,大英帝国、日本国这些保留君主的国家,君主是他们的精神象征,再看看满清,本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人这么多年,自己又不思进取。两者的民意基础完全不同,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这个事实梁启超也是看到的,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