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董卓的坚实步伐(3/4)
终于,让某个人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浮上台前。
在收买了张让等宦官之后,有他们进言,曾经作为卢植替补而兵败的董卓,再一次踏上了他的仕途。
张温的兵败,换来董卓的上位。汉灵帝拜董卓为破虏校尉,重牵中郎将,接替张温领大军西御韩遂,边章。
这似乎全部都在按照李儒的规划而进行之中。
董卓素在羌氐中有偌大声望,其人武勇,便连羌氐之民也多有畏惧。
听到是董卓出来领军,这些羌兵终于开始有了隐隐的不安。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当时那个年代,某一个人成名之后,传播的途中必然有无数的夸大,董卓在凉州,经历了不少部族的夸耀,隐隐然似乎有向战神靠拢的趋势。
难怪这些羌兵一闻到是董卓来了,人人都浮起了一丝不安。
董卓接过兵权,在李儒的建议下,首要之事,便是重新整顿大军,唤回士气。依旧先行坚守,不与贼众交战。而后寻找战机,一鼓作气,破敌杀贼。
但双方小规模的试探也不曾断绝,一直以来,两军对垒,精神都是高度紧张之中。有李儒,徐荣之辈辅佐,任凭韩遂脚劲脑汁,也无法诱出董卓大军,强攻之下,也连连被击退,徒劳折损不少兵马。
自从金城以来,麾下羌氐之兵虽然势如破竹,无往不利,但经历了两个月来回奔波,甚至是高强度的穿插作战,人人都已经疲懈不堪。
这数万人马,并不是汉军,即便因为韩遂这个智谋之士的调度,但始终没有正规系统的军事训练。或许打仗是他们的天性,排兵列阵也因为久住汉地能够做得似模似样,但少了那股军士素养,在一个月的消磨之中,便渐渐弥生出来。
叛军的大权虽然名义上的统帅是边章和韩遂,但实际上,控制权还是在北宫伯玉与李元候手中。
现在大军疲惫,久克美阳不下,又有董卓这个素在羌氐有勇名的人领军抵御,人心思动,大部分人已经越来越想撤军而走了。
羌氐叛乱便是趁着黄巾为祸而起义的,如今时值十二月,就在大部分羌氐之兵思归之时,天气大寒,一场漫天大雪骤然降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