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劝谏(3/4)
“唔……不足两千……”杨奉皱了皱眉头,答道。
果然,一路击溃小股贼兵,让大多数官兵都造成了一股错误的假象,认为黄巾军都是孱弱不堪,连杨奉这个带兵将领也盲目自大起来。
原来如此,怪不得,历史上朱隽,皇甫嵩初遇波才大军就被击败,最后只能困守长社。
卫宁苦笑道,“既敌军十倍于将军,且士气正锐,将军何以抵挡?”
杨奉笑了笑,“黄巾贼多为流民贼寇,不识战阵,兵甲奇缺,甚至以木棒,农具为武器,即使敌众我寡,但是我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如今我全军士气高昂,可以一当十,岂怕那群反贼?”
顿了顿,杨奉道,“更何况,我奉命为先锋,如若遇敌不战,岂非堕我大汉军威,涨贼军士气?”
“唉,将军糊涂啊!”
卫宁苦笑道:“如今天下州郡多有陷落,豫州一地尤胜,黄巾贼寇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反观州郡之兵,多是士气低迷,就算将军部属战意高昂,那也不过两相持平。但州郡陷落,兵甲库存还不是多落于贼兵手中,能聚万人贼兵的定然在黄巾贼寇中有一定的战斗力。”
“将军一路杀的都是小股贼军,两军对阵,自军死伤三分,兵士就会恐慌,死伤五分,兵士便会畏惧,若死伤七分,此军战意将溃!将军部属或许训练有素,可弥补这些,但也不会太多,还望将军三思!”
杨奉本来温和的脸霎时冷了下来,冷哼一声。
颇有怒气道:“你这书生好生无礼,我救你出贼兵之手,你却来我这里乱我军心,若不是看你父亲面子,定然不饶。来人,收拾一间营房与这位公子休息。”
见杨奉不听他言,卫宁只得苦笑数声,无奈拱了拱手走出主帐。
“唉,单看现在的情形,貌似大多人都觉得黄巾军好欺负吧。自古骄兵必败果然真是常理……”
事实上,卫宁也并不是担心那一万贼兵,单看杨奉领来的千多人,对上毫无章法,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贼寇来说,战胜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卫宁真正担忧的却是因为这里是长社,是皇甫嵩,朱隽初战失利的地方,这里还有颍川一带波才率领的数十万大军。
以黄巾军初期高昂的士气来说,巨大的数量足够弥补军备素质上的差距,更何况现在汉军普遍形成了一股骄横自大的心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