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庞统来了(3/4)
除非觉得命长了。
看看贾诩就知道了,这厮为了小命,害了多少无辜人。
但如果我是他,也会选择跟他一样的路走下去。前提是有这个本事。
无能的人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庞统自然有目的而来,而不是来曹操这里转一圈,打响知名度的。
而曹操对于庞统的到来,是相当欢迎的态度。
一来当然是庞统的名,徐庶、司马徽、庞德公都交口称赞的人,自然是个了不得的人。而在荆州、江南一带,庞统的名气也很大,就因为庞统的一个好的特点,他对自己评价的人物往往都是往上了说。
九分的说成十分,高中的说成大学的。那个好名声的年代,自然让人对这位貌不惊人的庞士元产生足够的好感。
有人问,为什么您对别人的评价,往往过那人本身的实际才能呢?
庞统说道:“当今乱世,善人少而恶人多,宣扬好的榜样可以改善世风”。
由此可见,庞统的人品并不是罗忽悠所说的那么小气,喜欢跟诸葛亮争一争长短。
在这点上,庞统和周瑜在罗忽悠的笔下都吃了亏,成了小器的代言人。就连刘备这个豪爽而知错能敢的正面汉子形象,都成了一个爱哭爱闹耍无赖的伪君子。
刘备曾经在庞统成为他的军师中郎将的时候问过:“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
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
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