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定策(2/4)
“好了,肃静!”曹操见场面有些太过于热闹了,忙提起嗓了喊了一把:“说说,具体的布署。”
刚才让张锋出够了风头,郭嘉闻言忙站起来。
对着曹操一礼,然后摇头晃脑的说道:“袁军虽众,但不过三、四十万之间,究其目的,不过是皇上耳。因此袁绍的最终目标还是许昌,所以我军要重点防御鄄城、白马、濮阳、延津一线,而最后决战之地,应该定在官渡!”
“届时袁军战线过长,补给不易,官渡已是其强弩之末。放其进入此地,袁绍必自以为得计,趁其骄傲自满之时,再将其一举击溃。”
顿了顿,郭嘉又说道:“此为一策,为损失最小的。还有一法就是与袁军硬撼,将袁军阻挡于兖州之外。凭我军的百战之士,与精良的兵刃装备,也能将袁军击败,只是恐损失不少士卒。”
“一策可最小损失士卒战胜之,只是损失些粮草辎重,袁军后勤无法与我军相比,无法支持大军久战。只是这一路恐害了不百姓……二策则是最大限度保护了百姓,但是……此二策,请主公均裁!”
曹操沉默了半晌,望向众人道:“大家都是这两个意见吗?仲德,你觉得哪一策较好?”
程昱史上可是献计,当粮草不足时以人肉作粮,当然会选第一策,区区百姓不被他放在心上。
而荀氏叔侄都支持二策。
“文和?依你之见呢?”
贾诩理了理胡子,慢条斯理的说道:“丞相,还须谨防外来之敌呀!”
“文和是指刘表、孙策?”
“正是,如选策二,必以大量军力调至正面战场,则后方空虚,难免刘表和孙策不会于此时落井下石。并且……”贾诩看了看荀氏叔侄,住了嘴没往下说。
但是曹操已经明白了,荀氏叔侄毕竟担当是朝官,心里多少还装着点朝庭、皇上。
贾诩没说的下半句话,就是要小心提防朝有人趁机作乱。
“主公,还须小心那刘备!”程昱突然想起来,这刘皇叔的存在对曹操来说怎么也不算是好事。
“听闻他三人大肆收拢民心,提拔心腹,似有异心啊,不如趁早除之!”
张锋听到程昱这话,心里一紧,对于他来说,刘备对他一直都不错,从不曾提防过他,还当他是昔日的同窗,一个小兄弟。
可是对于曹操的大业,天下一统的目标来说,这刘备也许就是一个最大的绊脚石。
心里揪得紧紧的,生怕曹操点头,把刘备砍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