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62(4/4)
这点小插曲当然不会影响我的游兴,反到让我兴致越发高昂,一会儿在这个摊位上转转,一会儿在那个杂耍旁乐乐,短短时间就转了一大圈,额头上都微微见汗。却也不觉得乏累。
到是紫暄,无论她走到那里,总是有几双有意无意的眼神在她身上扫过,虽然她的装扮已经很成功,容貌显得很平常,但她那种独特的气质。却怎么也掩饰不了。再加上她总是一幅清雅淡定,波澜不惊的表情,想让人不注意都不成。
好在建康地治安经过清洗整顿,到没发生什么纨绔恶霸调戏民女的桥段,顶多就是引起一些人的目光,让他们奇怪的看上几眼,很是遗憾如此气质的女子长的这么普通。相比之下,我地神采飞扬,举动无拘就显得不那么突出,反到像是个刚出门地贵胄公子。对什么事情都感到稀奇。让人习以为常,不觉为奇。
边走边看下,很快就走完货摊区和杂耍区,来到舞台区。
所谓舞台区,并不是官方正式舞团在这里表演,而是一些地方流动舞团,比如马戏团之类的大型民间表演团体。这些表演团都用大块粗布围成一个个dú • lì的区域。留下正面通行。里面搭上台子。摆上板凳,敲锣打鼓。叫好声不绝,吸引不少人去观看。
看到这些,我反到有些惊奇,没想到民间团体竟然也有如此规模。
正打量间,紫暄在旁边说了一句:“这些艺人讨生活颇为不易,不知公子有什么看法?”
我转过头,奇怪的问道:“紫暄,嗯,小紫,这样的团体在我大宋有很多吗?”
紫暄点点头,肯定的说道:“应该不下数百个,以前还有富商达人专门举办过一些民间大赛,参赛的团体不少。”
我又详细询问了一些其他情况,终于确定像这种民间表演团体确实很多,还有一些很是出名,连紫暄都赞叹不已。
这让我意外之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大宋以前虽然在军事方面吃了不少亏,但在文化方面,却是取得世界独步的成就,很多赫赫有名的词赋,都是因为在民间传播的甚广,最终才让词作者广为人知。有这样良好地土壤和环境,催生出民间文化团体也就不奇怪。
想及此点,我也觉得心痒难忍,在这里转了转,随意找到一家正在吆喝地杂剧棚子,交了钱,走了进去。
里面的摆设很是简单,就是一个高台下面摆了一些长板凳,只有前面摆了几张椅子,算是贵宾雅座,我和紫暄出的是雅座钱,被一个接引的小厮安排坐到前面正中。
椅子不算舒服,但也不难受,视野很好,靠在椅背上可以轻松的看到台上,也算物有所值。
此刻场中人数还不多,所以还没开演,一些相熟的自然坐在一起聊天,我将四周打量一遍后,就收回目光,看了看紫暄,她微合双目,气定神闲,似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