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1(1/3)
我军将要大胜,蒙古已经遣使求和。依道清所见,陛下要不了多久,就该回来啦!”
杨太后听后沉思片刻,脸色有些难看,过了片刻,才又问了一句:“听说现在各地叛乱频频,形势一片大乱,你听到什么消息没有?”
谢道清皱眉想了片刻,才有些不确定的点头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还是太学府的人告诉道清,据说是因为反对陛下新法的缘故!”
杨太后默然。许久。许久,才惋惜遗憾的道:“道清啊。你不懂这些,所以不明白。这是有人故意煽动,建康的谣言。官员的上奏,还有这些叛乱,都是要反对皇上啊。收地归国,还地于民,这是要让天下的地主豪强都来反对他,岂能如此,岂能如此啊!”
谢道清的神情瞬间黯淡,带些疑问:“太后,是不是此事对陛下很不利?”
杨太后唉声叹气,连连摇头:“我大宋自开国以来。为防五代之祸,治理天下就是依靠士大夫,兴文抑武,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我大宋官宦,几乎全都出自士人,而士人也多出身于士绅豪强,皇上这么做,是要和天下地士人作对啊,这种做法,岂能有好?”
谢道清眉头蹙了一会儿。不久又舒展开,反对道:“道清不这么看。陛下曾经说过,大宋五分之四地土地都掌握在士绅豪门之手,这些士绅豪门巧取豪夺,侵吞良田。封略山湖。肆意盘剥百姓,以致百姓生计无着。啸聚山林者,比比皆是,对我大宋损害极大。若依陛下所说,要平息天下民情汹汹,收回民心,不让摩尼教叛乱重演,最重要的就是还地归民,转强经商。若民无土地,则各地dòng • luàn将层出不穷,若不逼使这些豪强地主放弃土地,他们只怕也不会去经商。以陛下地做法来看,并无什么错误才是!”
“经商?”杨太后重重哼了一句,“也不知皇上到底按的那门心,先是弄了个商贾女做皇后,丢尽我大宋的脸面,现在更离谱,竟然要让全天下地士绅豪强都去经商,实在是岂有此理。自古以来,商贾皆是贱民奸商,出现在朝堂,已是让朝廷蒙羞,如今到好,竟然冠冕堂皇,要逼迫全天下士子文人去经商,侮辱斯文,毁弃圣学,莫过于此,莫过于此啊!”
谢道清连连安慰,好不容易让杨太后平静下来,连忙转过话题,不让她再想到叛乱上去!
“道清啊,我身边多亏有你,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变土啦!”
“是太后心疼道清才是,若不是太后,道清现在恐怕也不知流落到那里!”
“唉,昔日你爷爷谢老丞相有恩于我,当我得知谢家因你父早世,家道中落,你小小年纪就要做工养家,一时念及老丞相的恩德,所以招你入宫。虽然只是储妃,但我本意是想让皇上登基后册立你为皇后的,可惜世事变异,皇上翅膀硬了,又因其亲母一事,怨恨于我,继而迁怒到你,让你延误至今。说起来,实在我对不起你啊!”
谢道清轻轻抓住杨太后,淡雅一笑:“太后,其实若非您,道清怎会有机会见到皇上?何况皇上胸襟广阔,明白事理,定能理解太后的苦心,毕竟太后您抚育了皇上,终有一日,皇上会回心转意的!”
杨太后露出几丝安慰,一把将她紧紧抱住,有些呢喃的问道:“你说皇上这次会赢吗?”
谢道清没有直接回答,反到在太后怀中探出头,略带些俏皮的问了一句:“道清能问太后三个问题吗?”
杨太后宽容的一笑,疼爱无比的连连点头:“问吧,想问什么尽管问!”
“大宋是百姓多,还是士绅地主多?”
“当然是百姓多!”
“那陛下将土地分给百姓,他们会拥护吗?”
“嗯,应该会吧!”
“以百姓拥护的,讨伐百姓反对地,陛下能成功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