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6(2/3)
这里的河岸地势本就狭窄,三万骑兵停在这里,根本就没有驰骋的空间,现在被这些重装步兵这样一压迫,情况更是恶劣。对付这样的重装步兵,失去了机动力的骑兵只能等着被屠杀,骑兵冲上去,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看到倭人骑兵的狼狈,独孤胜心中终于有出了一口气的感觉。丁善成原本的计划中,独孤胜带领的黄龙军团只是负责掩护陆战队撤退,只是独孤胜在执行命令中,发现宇治川的河岸十分狭窄,是对付敌人骑兵的理想场地,而且独孤胜此时也刚刚训练了一批重装步兵。
只是当时独孤胜不能肯定倭人是否会用骑兵进行进攻,为了不让自己的想法影响到丁善成的整体计划,独孤胜派人连夜在河岸边挖了一条深沟,然后用这些坚固的巨盾做为伪装垫板,将部队埋伏到深沟下,等待机会,并让人将自己的计划反馈给丁善成。
老天帮忙,这些倭人竟然真的用骑兵追击那些陆战队员,而且陆战队表现的也异乎寻常的合作和逼真,使得这些倭人骑兵陷入困境中,让自己苦心训练出来的部队得以施展所长。
在安排了阻击对方步兵部队后,独孤胜此时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消灭眼前这些倭人,其他的一切已经不是他此时考虑的范围了。
这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兵阵的倭人,一时之间根本就不能想出有效的应对方法,面对着那种如山般的压力,许多的倭人骑兵精神感到受不了,不顾一切的冲了上去。
可是面对着密集的枪林,迅即的弩箭,他们根本就无能为力,少数一些幸运的最多还可以敲打敲打对方的盾牌,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是那么结实,只是最终的结果确实证明了这种盾牌刀砍不破,枪戳不穿,真正的童叟无欺,坚固耐用。
在这些重装步兵缓慢而坚定的前进中,大批的倭人骑兵被长枪弩箭给挑下马来,然后被践踏,被遗弃,成了一具不成人形的尸身。这些已经无法进行冲锋砍杀的倭人骑兵,只得随着宋军的进逼一步步的后退,队型越来越拥挤,靠近河岸的骑兵,有不少已经被迫站到河中去了。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这些倭人最终会因为退无可退,而被逼到死路,就算借用尸体垒砌成阻挡对方的障碍,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虽然看到这种后果,北条泰时却毫无办法,只是一个劲的发出求援的信号,希望后面带领步兵的父亲能够及时赶来,这样或许才有一线生机。
也许是感受到北条泰时的焦急,就在独孤胜开始想收取战果的时候,在朝阳的照耀下,大群的倭人步兵手拿竹枪出现在宋军的视线内,大片的灰尘飞上半空,连初升的太阳也被掩盖住。
战况似乎又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
就在独孤胜陷入腹背受敌的同时,宇治川河的下游某处,一群接一群的宋军战士从水中爬了起来,侦察,放哨,整列,接应等必备工作有条不紊的一一进行,并没有因为刚受到重大挫败而出现沮丧,怠慢的情绪,表现出非常优良的军事素质。
林安从水中爬了起来后,看到手下的表现,虽然满心懊恼,但也不禁暗自称许,觉得自己带领的部队不愧为特别训练的精锐。
宋军的陆战部队和陆军部队不同,陆战部队是归属于海军而dú • lì建制的一支专门用于水上和陆上战斗的部队。人员的招募,训练,装备,都是特别设计后发放的,因为是刚刚组建,抱着宁缺勿滥的原则,陆战部队实际战斗能力比之黄龙军团的士兵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加上这些陆战队士兵大多是从精通于水性的士兵,渔民中招募的,其耐力和体魄在宋军中也是十分突出的,说他们是远征军中的精锐并不算很过分。如果不是这次跟随他们而来的黄龙军团士兵也是精选的,估计在陆战上他们将会承担主力。
可惜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种种原因,虽然陆战队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但在作战中,他们并没有承担主力的位置,还是做为陆军部队的协助部队而出现在战场上。
比如这次,按照计划,林安带着自己的部队埋伏在军营外,对于前来偷营的倭人能战则战,如果敌人势大,林安就要带着部队从水中撤离,由早就埋伏在河岸边的黄龙军团进行掩护。
可是情况却和预先说的有些不一样,当林安觉察到敌人的骑兵已经对己方形成巨大的威胁之后,就按照计划开始撤退,但预期中的黄龙军团战友却没有出现,让林安的部队多付出了二千人的伤亡,才勉强逃过敌人的追杀,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宇治川河,林安一方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此时林安的心中除了懊恼就是疑惑,想不通为什么在他们撤退的时候,预期中的黄龙军团会失踪了?可是当他们到达下游后却又听到上游处传来喊杀声,这让林安惊疑不定,不清楚出了什么事情。
似乎有些和原计划不符,难道出了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