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5(1/2)
”
皮胜的话,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有了兴趣,紧紧看着皮胜,等着他说话。皮胜也不负众望的开口说起赵范是如何打的这场战争。皮胜的话语说的很简略,但是也足够我推测出整个事情的详细情况。
其实赵范这次伏击金人的计划是接到我给他的那封写明藏有兵器的信后才开始制定的。当赵范到了我信上说的哪个叫新塘的地方,发现那里是湖水干涸后形成的一个沼泽,泥淖深有数尺,当天气晴朗的时候,泥淖上面积满尘埃,如同燥坯,远处看谁都会以为那是一处平坦的好地方。赵范看到这个地形后,觉得如果将金人的骑兵引到这里来,绝对可以让其动弹不得,任凭宰割。所以赵范就给我上了一封书信,请求对金人发动一次进攻。
我当时因为不想让赵范觉得我并不相信他,同时也觉得他这个人值得信赖,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可以放弃我先前定下的守成战略,还告诉赵范可以示战场的变化而改变既定的计划,并让他不要轻视金人,最后还让他全权处理这个事情,给予了他极大的战场指挥权。赵范接到我的回复后,就开始制定如何将金人诱往新塘的计划。
在经过一次次故意的‘失误’后,终于使得金人相信新塘是我淮西军队屯放粮草的地方,金人派出约莫三万人的部队前往新塘想要夺取我们粮草。由于近日一直没有下雨,所以新塘比起往日更容易使人上当。当金人的三万多的部队进入新塘后,赵范指挥埋伏好的宋军一涌而上,从后掩杀金人,当场就将金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金人的骑兵前锋陷入泥塘,后面的强行勒停战马让他们的队行大乱,更重要的是,骑兵在野战中最可怕的冲击力被抵消了。没等金人掉转马头先是乱箭齐射,然后长枪大刀一起上,利用两倍于敌人的人数优势将敌人分割掉。这个时候,金人骑兵的优势没有了又因为中了埋伏军心浮动,所以宋军并不太困难的就将他们完全分割开,一部分一部分的解决掉他们,让宋军的人数优势越发的明显,金人的顽抗已经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就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赵范接获金人的援军一万多人正在向这里进发的消息。赵范这个时候就表现出一个将军的决断,当即决定让赵葵前去拦截金人,他自己亲自指挥部队投入到新塘这边的战斗,力求尽快的消灭已经被包围的敌人后回师解决掉身后的敌人。可能是新塘这边的金人也得到他们援军到来的消息,他们的士气又开始高昂起来,抵抗越发顽强。这样消灭这些金人的时间就被拖长了。因为这样,赵葵率领的两万左右正面拦截金人的部队,就陷入极为危险的情况,不过赵葵的殊死抵抗,让这边的金人也不能靠近需要他们救援的金人,不过赵葵他们付出的伤亡确实是很惊人的。
当赵范消灭了新塘这边的金人后,前往增援赵葵的时候,赵葵已经身负重伤,被救援下来后不久他就伤重而死。就是因为这么一个意外的插曲,最终一场原本可以完胜的伏击战就以惨胜收场。最后胜利后清点自己的损失,发现士卒损失三万,两位将军战死,主将重伤,剩余的将军士兵无不都带有轻重不等的伤口。
这场战争虽然最终歼灭了金人五万骑兵,缴获无数军马物资,取得巨大的胜利,但是计算自己的损失,终归只能算得上惨胜,不过放到整个对金国战争上来说,这次的牺牲也算值得了。战争的意外变数确实是很多,就算你在厉害,计算的在精确,如果差了运气这一环,也难有大的作为。
我在心中想象出这场战争的惨烈后,我也觉得唏嘘不已,感到大宋军不是不勇敢,只是太多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事情才导致如今这种让人感到气愤的局面出现。现在的这种制度真的是很不适合战争,更不适合在现在这种时代生存。
心中有一些感慨,但是我仍然问道:“金人在淮西的五万人是不是当初击溃我大宋十万禁军的那五万人?他们的统帅是谁?”
皮胜还是简单的道:“是的,他们是由一个叫安扑南的人带领,已经被赵范将军杀了。”
我点点头道:“那这五万人肯定是金人的精锐了,怪不得金国只放五万人就以为可以阻拦本王去救援襄阳。皮胜,本王已经将此次大捷上报给朝廷,不久就会有封赏下来。至于那些战死之人的后事管理,本王想这样处理,你看如何?”说完,我就将我面前司马风给我的那份如何救济抚恤那些战死之人的计划,以及修建陵园的文件递给皮胜。
皮胜大为意外的接过看了一下后,原本一直平静的脸容终于出现一种波动,猛的跪了下来,激动的道:“殿下仁德,小将代那些人谢过殿下了。”
我站了起来,走到他身边,亲手将他扶了起来,感慨道:“本王做的和他们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皮胜激动过后,很快就恢复平静的道:“殿下,小将想转达余介将军的请求,‘请殿下尽快给淮西派去援军,否则金人下次再来进攻,我军恐怕抵挡不住’,这是将军的原话,请殿下定夺,尽快派出援军。”
有些赞服他的自制力的道:“赵范将军的属下果然不错,你不要担心,本王的三万援军已经整装待发,后天就可以起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皮胜道:“殿下英明,皮胜只想请求随军出发。”
这个要求并不算什么,我很爽快的答应了他。将岳风叫出来和他认识。我让岳风到达淮西后,给余介说一下,让他至少给本王送一万五千匹战马回来,伤残的战马也不要杀害,也都给本王送回来。其余的都当做奖励给余介,让他组建骑兵。
岳风表示明白后,我就让他将皮胜带到他那里和他好好聊聊淮西的情况,让岳风有所准备。
岳风和皮胜走后,我望着现在面色是高兴和伤感并存的屋中众人道:“你们也听到了,我大宋士卒并不是那么怕死,我大宋将军也并不是那么无能。可是为什么我们对着金人的时候屡战屡败,你们谁能回答本王?”
司马风不失时机的站起来道:“回禀殿下,属下以为我大宋对着金人时,败多胜少主要是因为用人不当,让无能之辈身居高位,有才之人报国无门,所以才导致如今我大宋积弱如此的局面,所以属下恳请殿下能够对军政进行一些改革,改变此一现象,以让我大宋重振雄风,扫灭异族。”
岳雨也乘机站起来道:“属下也恳请殿下进行改革,重振我大宋军威。”
“属下也恳请殿下进行改革,重振我大宋雄风!”
在一种情绪的鼓动下,屋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对我表达需要改革的意图,让我心中乐开了花。摆摆手,让他们都坐下后,我才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改革,那本王就决定在本王权利可达之处进行一些军政改革,以让我大宋能够重振雄风。为此,本王任命司马风和梅负责所有内政方面的改革,而本王和岳雨负责军事上的改革。诸位可明白?”
“紧遵殿下所命!”
一场原先商量好的事情就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所有人的通过,改革势在必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