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乱世小民 > 第四十八章 高粱和玉米

第四十八章 高粱和玉米(2/3)

目录

孟有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变化肯定是有,也只有自己的母亲才能注意到这些小细节。玉米面窝头,咸菜,他倒还能将就,可最不爱吃的就是高梁面,还是红高梁磨的,口感既差,吃多了还便秘,嗯,嗯,真是有点受不了。

“开春可不种高梁了,蒸的馍吃着涩,产量又低,都改种玉米。”孟有田象是有些赌气地说道。

“这孩子。”有田娘停下了筷子,训道:“怎么越大越说傻话呢?”

“婶子,您别生气。”阿秀在一旁劝解道:“要不这样,以后俺们吃高梁面,让有田哥吃玉米面。”

“别,那成什么话了。”孟有田使劲摇头,“让俺和女人孩子争吃的,传出去俺还怎么做人?娘,俺说的可不是气话,这高梁用处是多,可种玉米也一样能代替呀!您哪,开春种地的事情就别管了,看俺怎么弄吧!”

高粱也叫“桃秫”,杆高、穗簇,成熟后穗呈红色,因过去种植面积大,每年又恰值在立秋后陆续成熟,故有“立秋三天遍地红”之说。在旧社会,高粱种植面积很大,即使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粱种植仍然不少。

高粱面不大好吃,蒸的馍吃着涩得很,产量又低,为什么以前农村种植那么多呢?其实这是和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相联系的。

以前缺少肥料,高粱不太耐肥,一般地力就可生长,这是其一;其二高粱浑身都有用处,除可以食用外,高粱叶子还是农户蒸馍的铺箅材料。高粱即将成熟时,各户都要去刷桃杆叶。人钻在丈把高的高粱地里,一个叶一个叶地刷下来,往往热得汗流浃背,身上、胳膊上还挂出很多的红道子,胡燥得很。回家后,再把刷回来的散叶捋成小把扎好,晒干捆挂起来,就够一年蒸馍用了。

而脱粒后的高粱穗是扎刷子的好材料,农户人家的厨房、磨坊都要用。长茅的高粱穗,还可以扎扫帚,是农户必不可少的家什。

要说用处最大的便是高粱杆了,那时候农村多草房和小瓦屋,高粱杆(俗称桃杆)是盖房子做衬里子的好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织箔、编席,烧锅做饭等。鉴于高粱对农家有这么多的用途,即便产量不高,种植量也自然就会大了。

但孟有田想过这些,除了不能做扫帚外,玉米和高梁形态相近,用处也相似,有很多可以替代的地方。比如说玉米叶,也可以作为铺箅材料;玉米杆不仅能作为青贮饲料,也能作盖房子的材料;玉米轴能作燃料,能作饲料,还能做工业溶剂呢!再说,自家不种,有别家种,一些小材料也用不着发愁。

“把你能的。”有田娘还是心疼儿子,嘴上训斥,见孟有田放下碗,又关心道:“再来碗稀饭吧,吃得这样少,可是不行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