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助我也(3/4)
原本的三国历史中,襄阳城就像是魏国插在吴国眼皮子底下的一根钉子,使得吴国即使杀败了关羽,夺取了江陵等要地,却依然日夜难安。
当年的南宋,正是因为被蒙古军攻破了襄阳,丧失了长江中游的门户,最终才致亡国。
襄阳城有多重要,颜良是再清楚不过,而现在,这座传奇般的城市,离颜良就只有咫尺之遥。
当天,颜良会合甘宁的五千兵马,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对襄阳完成了包围。
而在徐庶的建议下,颜良特地留下了南门不围。
襄阳城军民人心惶惶,多半都在想着南逃,而颜良一旦把四面围死,反而会促使敌人决死守城。
颜良自知兵少,如果敌人死守的话,想要强攻下襄阳这座天下坚城实在不是件易事,即使攻下,己军也必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颜良不想看到的。
留下一门不围,也就等于给襄阳人留了一条生路,让他们多了一个弃城而逃的选择。
围城已毕,颜良并未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先打起了心理战。
北郊的那一场大战,颜良还留有几千颗荆州降卒的人头,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颜良下令,将这些人头用抛石机统统投进襄阳城中,他要用这些血淋淋的人头,来震慑城中那些顽抗之徒的心。
果然,当那漫天而下的人头落下里,襄阳城本就惶惶的人心,立时因敌人这恐怖之举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此外,颜良还向城中射入上千封劝降书,劝城中的士民开城投降,否则一旦破城,男女老幼将一命不留,以作为他们“助纣为虐”,协助刘表的惩罚。
多重心理战之下,据城中细作发来的情报,此时的襄阳城可谓是风雨飘摇,满城人心思乱,眼看着一副不攻自破的态势。
颜良便暂不攻城,只等坐看刘表落荒而逃,然后自己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入城。
然而,令颜良感到意外的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想中的内乱并没有出现,襄阳城依旧固若磐石。
几天之后,细作们送出的最新密报,方才令颜良恍然大悟。
关键时刻,荆襄的大族们开始发力了。
以蒯家和蔡家为首的荆州大族,纷纷慷慨解囊,把自家僮客部曲拉出来,协助刘表守城。
单只蒯家和蔡家两族,就动员了将近四千余部曲,再加上其余几族豪强土著,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刘表的手底下就多出了近万的兵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