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7(2/2)
考虑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代善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前往沈阳。
与代善想法一样的还有驻守辽阳的豪格。
豪格指挥的正蓝旗和镶白旗军士,总人数超过两万,正蓝旗和镶白旗,在八旗军之中战斗力属于强悍的,豪格虽然在权谋方面有些弱智,但是作战厮杀还是很不错的,丝毫不亚于多尔衮,尽管说在多尔衮的面前,豪格是晚辈,但豪格的年纪比多尔衮大,参与的战斗厮杀不会少于多尔衮。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被突破的消息,豪格也知道了,他的表现比代善更加的夸张,好几天的时间都是在骂娘,让他身边的亲兵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做得不好遭受到豪格的打骂,甚至走路都是小心翼翼,不要发出声响。
当然豪格的认识是非常直接的,那就是要求亲率大军与明军厮杀,一定要彻底打败明军。
大清国的五大亲王,代善、多尔衮和多铎,都与明军交锋过,其中的多铎还丧命了,济尔哈朗与豪格两人没有直接与明军交锋,但济尔哈朗睿智稳重,承认明军的骁勇,看问题也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唯有豪格不一样,认为自己完全能够打败明军。
豪格的这种狂妄,曾经得罪了太多人,包括多尔衮在内,这些人都曾经与明军厮杀,遭遇了大小不等的失败,豪格口出狂言能够打败明军,岂不是看不起多尔衮等人。
豪格在接到多尔衮的信函之后,根本不在乎,他不准备执行,更不会要求正蓝旗和镶白旗的军士朝着沈阳的方向撤离,明军就驻扎在浑河与太子河会和的地方虎视眈眈,盖州、耀州、海州、鞍山和辽阳驻扎的八旗军若是这个时候全线撤离,岂不是自找苦吃,若是辽南的明军也趁着这个时候展开进攻,那么他麾下的两万多八旗军就是腹背受敌了。
不过不执行豪格代表朝廷下达的命令,总是需要有说法的,再说镶白旗在多尔衮的直接控制之下,若是镶白旗坚持撤离,他豪格也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所以思前想后,豪格决定冒险前往沈阳,要当面与多尔衮议论。
豪格的意见是,重要的城池必须要守住,同时要调遣兵力,打败明军,解除大清国的危机。
豪格的这个想法比较幼稚,或许是认为明军不堪一击。
二月初二,代善与豪格同时抵达沈阳。
代善与豪格的到来,让多尔衮猝不及防,两人事先没有通报,压根没有说及回到沈阳的事情,这让多尔衮异常的气恼,也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
代善、济尔哈朗、豪格以及阿济格等满八旗的旗主,全部都聚集在沈阳了,还有新任的顺治换地福临,名义上的正黄旗和镶红旗的旗主,一场关乎大清国命运的讨论,就要开始。
多尔衮足足思索了半天的时间,他决定要摊牌了,务必将大清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全部说出来,在多尔衮看来,代善和济尔哈朗是能够接受他的观点的,让他头疼的是豪格与阿济格俩人,不一定会按照他的要求来做。
大军压境的情况之下,大清国的八旗军旗主,居然在沈阳聚集争论,而不是排兵布阵准备迎战,这也算是奇葩了。
第九百八十八章千载难逢的机会
(新书已经开始动笔,会在本书结束之后开始上传,希望得到读者大大的支持,祝读者大大元宵节快乐。)
代善、济尔哈朗、豪格与阿济格等人齐聚沈阳的情报,郑勋睿当天就知道了。
刚刚得到情报的时候,郑勋睿有些发懵,他不敢相信如此情况的存在,大军已经突破了多尔衮设置的两道防线,直接威胁到沈阳,如此情况之下,按说八旗军应该是严阵以待,各自做好相应的部署,抵御即将到来的厮杀,可为什么满八旗所有的旗主都回到沈阳了。
代善驻扎在抚顺、萨尔浒和安乐州等地,豪格驻守在辽阳和海州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非常关键的,务必有主帅亲临指挥,应对各类突发的事情,难道身经百战的代善等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居然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回到了沈阳。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代善等人对多尔衮产生了重大的意见,必须回到沈阳与多尔衮议论,而且众人分歧很大,不惜冒着危险前往沈阳,不过郑勋睿认为,虽然可能存在激烈的争吵,但多尔衮能够在这次议论的时候,统一众人的观点,完全的落实自身的部署。
和以前一样,郑勋睿不会给多尔衮任何的机会,不会给大清国任何的机会,多尔衮没有统一和执行自身意见的机会,等到他的部署真正为满人权贵接受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不能够抓住,那郑勋睿不可能原谅自身。
二十万大军已经全部都渡过了辽河,郑锦宏率领的十万大军,早就朝着安乐州的方向急行军,这北方的气候也是奇怪,进入到二月,气候迅速开始变化,夜晚不再是特别的寒冷。一些平坦的地方,冰冻开始逐步的消融,这充分的说明,北方的气候开始转暖了。
对于二十万大军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郑勋睿下令其余的十万大军,全部集结到浑河与太子河会和的地方,若是他的预料准确,不要多长的时间,驻扎在辽阳一带的满八旗就要开始大规模的撤离了。
辽南的三万大军必须趁着这个时机进攻。在八旗军尚未来得及撤离的时候,完全收复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城池,同时力图围困鞍山和辽阳等城池,给八旗军造成最大的压迫,若是能够牵制正蓝旗和镶白旗的军士死守辽阳和鞍山等地,那就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丁宝坤率领的水师,必须在八旗军准备从辽阳等地撤离之前,占领连元岛,同时从娘娘宫的方向登陆,已最快的速度对辽阳和鞍山等地展开进攻。如此辽南的大军和水师就能够从东西两个方向展开对八旗军的进攻。
三面合围的局面一旦形成,则豪格麾下的正蓝旗,以及多尔衮实际掌控的镶白旗,不可能撤离辽阳等地,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彻底剿灭的命运。
做到这一步,最为关键的是时间。
郑锦宏率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