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5(1/2)
也纷纷找了个憋足的借口离开了,整个会议室就剩下一大帮商界的人士和一个大藏省级别较低的官员。
“这……这是怎么回事?”稻川润显然没明白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当他看到在座的大企业的头目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心中的不解又重了几分。
“稻川君,你接着说,政客就是这个德性,不敢得罪美国人。”东京银行的总裁武宫介雄不屑地朝着留在会议室内的大藏省官员看了一眼,“这就是政客的本质!”
自从日本股市转向之后,日本政坛就频繁更迭,首相像走马灯一眼换了一个又一个,再加上二战后日本施行了民主制,因此这些大企业家对首相的敬畏程度并不高,更何况是个小小的大藏省官员呢。
那名官员脸皮抽动了一下,就装作什么都没听到一样地转过头去,他倒是脸皮厚实,知道眼前的人得罪不起,话说回来,脸皮厚也是政客的必修课之一。
见其他人没有意见,稻川润接着说道:“目前美国政府担心国内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在二月四日突然宣布加息,这原本是向市场施放美联储已经注意到通胀风险的信号,但是一来难免对债券市场造成冲击,二来可能对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造成融资困难。但这对日本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能做得是,发动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这个主战场就在债券市场。由于日元的升值,我们持有的大量的美国国债,趁这个时候在市场上抛售,造成整个市场的动荡,然后将兑换来的美元存到美国的银行系统中,增加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逼迫美联储再次加息,然后再抛售,如此循环操作,使得最终美国长期利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在美国国债期货市场、欧洲国债期货市场上做空,逼迫美元资本回流美国,加重美国本土的流动性,这么一来美联储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双重压迫下,很有可能加息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侃侃而谈的稻川润完全沉浸在自己勾勒的蓝图中,甚至没有意识到在座的各位大财团、会社等人的脸色都变了,此时这些行业巨头的心中都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个念头,金融战争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怎么几个术语就会强迫美国提高利率?
“稻川君,根据您的估计,美国最终会损失多少美元资本?”在沉默了半晌之后,终于有人问出在座所有人心中共同的疑问。
稻川润就愣了一下,随后低头算了半天,这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如果我的计算没有错误的话,最终美国光在债券上的损失就有上千亿美元。”
他这个数字一报出来,会议室内顿时想起一阵倒抽冷气的惊叹声。
PS:快过年了,码字不容易,到时候没网,这两天要把过年的所有章节都码出来,实在是对不住大家啊,更新少了,也不好意思要什么票。
第七十六章日本人来了
上千亿美元,这不过是日本一家排名前几的大财团一年的营业收入,对GDP是日本数倍的美国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帐并不是这么算的,首先撬动的是美国乃至欧洲的债券市场,使得美国本土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的成本大大增加;其次是撼动美国财政部收益来源的根基,使得他们在发行新债的时候不得不三思而行;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番举动让美国人意识到日本并不是他们予与予求的后花园。
当这么一份报告递送到首相的办公桌上后,细川首相只是大致地扫了一眼,就淡淡地对手下的人吩咐道:“这件事不好用官方的名义进行,就让那些券商和银行去操办,央行和大藏省协助吧!”
很快这道半官方的计划就派送到日本的各个金融机构,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开动起来,日本央行对目前日元币值偏高的局面所进行的干涉的力度也日渐弱了下去,这一切都是为了日元资本能够以更大的额度进入美国市场。
……
钟石经过两天的操作,发现在债券期货市场上收益率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动,这除了多头资本实力雄厚之外,也有市场对后市的预期减弱的原因,这有一部分是美联储加息打消了通胀的预期,另外就是大量持有美国长期国债的财团们不可能放任国债收益率上升。
试想一个持有标的金额十亿美元长期国债的大型金融机构,所花费的金额在十亿多美元,一旦在期货市场上出现收益率上升的情况,那么意味着他们手中的债券价格下降,当他们转手的时候或许只能卖十亿美元甚至更少,这问题就大了。
由于有了德崇证券在八十年代异常风光的局面,华尔街的各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固定收益部门的业务。所谓的固定收益,就是在债券发行之前就规定好的贴息率,而市场对债券的收益率预期产生的变化使得这些债券即时价格有波动,因此有交易的空间。
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在地铁上某个拿着电话的衣冠楚楚的小伙子满口说“十亿”“我买”“我卖”,这不是他们在吹牛又或者是神经,而是在通过电话买卖债券。
“两天才把收益率打上了一个基点,这势头有些不妙啊!”又是几千万美元的资金下了场。但仍然没有泛起一点浪花,钟石不禁有些着急了。
两天建立了两万手左右的空仓,耗费了资金超过五千万美元,但是十年期国债和三十年期国债仍然和进场前的价格变化不大,这里的变化不大是指真的变化不大。最多是三十二分之一点的变动幅度。
想了半天也没有一点头绪,钟石索性不再继续观察下去,而是拿起桌子上的《华尔街日报》看了起来,这份报纸基本上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士每天必读的刊物,除了《华尔街日报》外,还有像《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这样影响力巨大的报纸。
“日本央行今天宣布,将在合适的时候减持美国国债,具体时间和减持的金额并没有对外公布。市场分析,这是对美国加息做出的反应。同时有消息人士宣传,日本方面是想通过减持美元资产来减低由于最近日元升值带来的不良影响……”
“野村证券最近发布对美联储突然加息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按照历史惯例,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尽管通货膨胀的现象还没有显示出来,但是格林斯潘和他的同事们显然认为已经到了提高利率的时候,建议减持长期国债……”
“东京银行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在全美二十六个城市开设分行,受此影响,东京银行的股票上涨了%……”
“欧洲债券市场出现不寻常行情,尽管法国、英国、德国等央行宣布降息。但是长期国债收益率依然逆市上升。有分析师指出,经纪人正在向他们席位的客户追缴保证金,其中又以美国客户为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