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4(1/4)
药发生化学反应点燃、装有干棉火药的引药管被引爆药点燃、战斗部内的湿棉火药被引药管点燃,引发大爆炸。由于装药量大,加上引爆药和棉火药相遇时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因而鱼雷一旦击中军舰的水下等要害部位,对军舰而言不啻于是一场灭顶之灾,从这一点而言,鱼雷的威力远大于炮弹。
这也就是当东乡平八郎看到鱼雷入水的一刹那,面上变色的原因。
排水量仅1000吨的“富士山”号,是根本经不起黑头鱼雷的一击的。
但是,这个时代的鱼雷能否发挥应有的威力,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操作鱼雷兵器的人。因为这时的鱼雷有效射程短,发起攻击时必须与目标接近,随之而来的是雷击舰将会遭遇敌方炮火近距离上的高命中率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够坚定地执行预定攻击计划,对雷击舰上官兵的勇气有极高的要求,因而各国海军选募雷击舰官兵的要求是必须敢于直面死亡的人。除了必须具有勇气,临阵时需胆大心细,不慌张失措外,相对于火炮,鱼雷兵器的结构原理更为复杂,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度有更高要求,而且雷击舰上空间狭小,不可能搭载过多的人员,每名乘员都必须是自己所在岗位的技术专家。为此,各国海军鱼雷官兵的培训不同于一般水兵,一些国家设专门的鱼雷学校对水兵进行训练,开设海军军官学校对士官加以训练,更有的国家在海军学校内开设雷击舰专业,培训专门的雷击舰军官。只有在具备了胆大和技术熟练两方面的要素后,雷击舰官兵才有可能发挥鱼雷的威力,由此也可见雷击舰官兵造就的难度。
有了胆大技熟的鱼雷官兵,并不表示鱼雷就一定能命中目标。这个时代的鱼雷兵器在技术上还有太多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制约着战时的命中率。其中,德国刷次考甫工厂称黑头鱼雷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400米距离,但是实际使用的结果显示只有在150米的距离发射鱼雷,才会有较为可靠的命中率,然而,在距离2300米左右时,雷击舰就已经进入了敌方机关炮的射程,在密集的弹雨中持续航行到400米已有被击毁的危险,如果近至150米就简直如同是自杀攻击了,可能还未到达发射距离就已舰毁人亡。
马卡洛夫指挥“爆破”号雷击舰在“富士山”号猛烈而密集的炮火中冲锋至400米的距离,其本人和麾下官兵所付出的勇气,在俄国海军中可以说无与伦比。(未完待续。。)
ps:祝大家新春快乐!羊年大吉!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第四百三十章抱憾
另外就是命中率的问题。在400米上发射鱼雷的命中率,当时英国海军曾在静水用火炮和鱼雷分别射击固定靶以做对比测试,450米距离上,火炮打靶命中率为40%,225米距离上,命中率为100%。而鱼雷在450米距离上,命中率只有25%,如果在实战中打活动目标,命中难度将更大。对比的结论是,火炮射击时根据敌船航向航速推测提前量,即使存在2海里的误差,但是由于炮弹的飞行速度非常快,也能做到相去无几。但是鱼雷在水中前行的速度要比炮弹慢得多,观测和瞄准稍有偏差,就难以命中。除了有效射程过短的弊端外,一些学者在专著中还列举了使用鱼雷上的4难,认为雷击舰自身的颠簸、风浪的腾涌、潮流的顺逆以及敌船行驶时造成的涌浪都会造成鱼雷航向的偏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