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1/2)
担任主审官,朕认为合适。魏征素来公正,从不徇私枉法,堪当此任。
朕意已决,由魏征担任此案的主审官。魏征接旨。”
魏征出班说道:“臣在。”
李世民说道:“朕命你负责审理蜀王李恪资敌一案,你要秉公审理,决不可徇私枉法。”
魏征说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秉承公正,依法审理此案。臣领旨。”
这下,太子李承乾团伙、魏王李泰团伙,都十分高兴,认为这回李恪死定了。他们都等着看李恪被处置的下场。
魏征接手了案子,他认真积极,马上就开始进行审理。可是他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首先是李恪,他对于对他的指控,一概不承认,任凭魏征如何审理,即使是当着数位证人,他仍然是死不松口。
接下来的麻烦,是来自李世民的。
魏征经过审理,认为证据确凿,不管李恪是否承认,他都定下了李恪资敌之罪成立的结论。
他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很认真,夸奖了他一番,说要仔细看看案卷,然后就没有了声息。
等了几天以后,看到李世民不吭气,他忍不住去催问。李世民说这几天太忙,没有顾得上看呢。让他再等几天。
几天以后,魏征再次催问。李世民把案卷发还给他,说其中疑点甚多,让他重新复核。
魏征仔细复核了很多遍,认为没有出入。于是他又把案卷上呈给了李世民。不久,李世民说还有疑问,让他继续复查。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时间一天天拖了下去。
再说程处黙和尉迟宝琪,两人肩负重任,快马加鞭,直奔铁勒部王庭而去。一路上,他们在沿途的驿站,不停地换马,马歇人不歇,一路狂奔。
这天,他们终于来到了铁勒部的王庭,求见可汗契苾乌云。
第一百四十九章山雨欲来
契苾乌云听说程处黙来了,亲自出来迎接。她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声音颤抖着说道:“殿下好吗?”
程处黙是个老实人,他转述梁王李愔的话,他说道;“可汗,殿下让臣对您说,原话是:乌云,我想你了。”
契苾乌云听到这里,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片刻之后,她擦去了眼泪,请程处黙和尉迟宝琪进入汗帐。
看完了李愔的来信,她说道:“请你们告诉殿下,我一定会把此事办好的,请殿下放心。”
程处黙和尉迟宝琪休息了半日,即可返程。
关押朝廷钦犯的掖庭宫。
这些天来,蜀王李恪的日子很难熬。李恪是个骄傲的人,他一直认为自己天资聪颖,自负才学出众,向来眼高于顶。
他最不服气的是太子李成乾,觉得他样样比不上自己,是个窝囊废,因此一直立志于取而代之。
此时,他卷入了一起莫名其妙的资敌案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处境,而是自己经过这样的变故,日后争夺储君的位置就更难了。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在牢房里,他才发现,世间的人情冷暖,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平时那些整天巴结自己的人,自从他进了大牢,一个来看望他的人也没有,大部分都生怕和他粘上关系,而受到牵连。
不过,他做人还没有完全失败,他的死党谯国襄公柴绍的儿子柴哲威、兵部尚书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就没有遗弃他,到牢里来看望他。
李恪劝他们不要再来了,以免受到牵连。这两位从小就跟随他的死党,倒是坚定地支持他、鼓励他。
杨妃娘娘,三天两头地来看他,给他带一些衣物和食物。
这天,杨妃娘娘来见李恪,她对牢头说道:“你们都离远点,我们娘儿两个要单独说话。”
牢头谄媚地说道:“娘娘您请。”说完,赶紧离开。
关于营救李恪的想法,李愔和岑文本都再三叮嘱杨妃娘娘,让她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但是要设法通知李恪。杨妃娘娘就是来通知他的。
看到李恪灰头土脸的,一副沮丧的摸样,她说道:“恪儿,你要振作起来,母妃正在设法营救你。你要切记,不要往身上揽罪名,对于资敌一案,要咬死不承认。”
李恪说道:“而臣本来就不知情,当然不会承认了。”
杨妃娘娘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在牢里,好保重身体,母妃一定会把你救出的。”
李恪说道:“母妃,您就不用安慰儿臣了,儿臣知道,这件事太大了,儿臣很难脱罪的。魏征铁面无私,恐怕就是父皇也没有办法。
儿臣知道,这是有人在陷害儿臣,可是,也只怪儿臣的岳父蓝宇参与其中,唉,这就是命吧。”
杨妃娘娘娘娘说道:“你要有信心,岑文本正在设法营救你,就是你弟弟也在积极为你想办法呢。”
“他,李愔还营救我?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儿臣怀疑,这件事情就是他和太子他们干的,一定是他们在背后捅刀子,陷害儿臣的。”
杨妃娘娘说道:“你这么能够这样想呢?他毕竟是你弟弟,就算是看在母妃的份上,他也会帮助你的。他说了,他有办法救你出去。”
李恪听了杨妃娘娘的话,心中忽然升腾起一丝希望。自己的这个三害弟弟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就是个妖孽。他要是真能够出手相救,说不定会有办法的。
自从杨妃娘娘给李恪透露了营救他的消息,李恪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更加咬死了自己没有参与此案。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杨妃娘娘的日子也不好过,宫里的嫔妃们以前就妒忌杨妃娘娘,现在看到李恪出事,都等着看她接下来如何倒霉。
令人难堪的是,负责宫中事务的太监们,一向是狗眼看人低。眼看着杨妃娘娘要倒霉,也开始跟着给她小鞋穿,要么是克扣给她的东西,要么就是拖着不办。
杨妃娘娘也只能默默忍受,她的贴身侍女和仆役也只能够忍气吞声。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蜀王李恪一案至今没有进展。魏王李泰有点坐不住了。
魏王府。
在李泰的书房里,簇拥着他的死党礼部左侍郎王珪、刑部左侍郎阎立本、吏部员外郎杜构、上次弹劾李愔的御史台御史牛路、魏王府长史麻千里。
刑部右侍郎阎立本这次追查盐铁案件立了大功,在魏王党羽中很有面子,凡是讨论与此案有关的事情,他的发言权最大了。
他说道:“这个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据说魏征已决定案了,是资敌案件。如此,蜀王必死无疑。可是,皇上那里迟迟不见回复,这其中必有缘故。”
魏王李泰的老师、首席谋士礼部左侍郎王珪说道:“事情很明显,这是皇上不愿意李恪出事,在设法营救他。皇上迟迟不给回复,就是在拖延时间,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御史台御史牛路说道:“皇上能够有什么办法?此案铁证如山,即使是皇上也无法推翻此案,蜀王这次是死定了。”
杜荷的哥哥,吏部员外郎杜构有些担心地说道:“我倒是有些担心,那个妖孽三害之首梁王,毕竟是蜀王的弟弟,他可是很厉害的,他恐怕不会袖手旁观的,他要是插手,说不定事情会发生变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