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3/4)
“不行!”李愔说道:“你去边关,你母亲怎么办。她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走了,谁来照顾她?再说了,我还不同意呢。咱们兄弟一场,我怎么也不会让你去边境冒险。”
杜荷说道:“没事,我真的想去边军从军,不去打上几仗,心里痒痒。我母亲身体很好,我小姨她们经常到家里来,有人照顾。”
“别废话,说什么也不行。”李愔说道。
李愔对李承乾说道:“我有一个主意,你在你的东宫六率里面,给他安排个职位,副职就行。为了不让人诟病,俸禄也不用你出。就让他在你的卫队里带兵,增长一下带兵经验,将来好有大用。”
李承乾说道:“行,就这么安排吧。”
杜荷很高兴,回家跟母亲一说,她高兴得眼泪都下来了,觉得自己的儿子终于走上了正道。
太子东宫六卫率——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诸卫率各领军府3至5不等,东宫十率府中的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不统府兵。为太子直属的亲兵,由其直接掌握。
左右率府设左右卫率各一人,正四品上;左右付率各一人,从四品上。职掌太子东宫的兵仗和护卫事宜;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七品上,领判诸曹、府事;录事参军事一人,执掌印鉴;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骑曹参军事各一人,均从八品下,分掌文官簿、武官簿、器械、公廨。
杜荷的职务是太子右卫率第一军府(统兵500名)副旅帅,他高高兴兴地上任了。
李愔替兄弟安排了个满意职位,心里高兴。可是,没多久,杜荷就找上门来了。
这天,李愔给工业学校的学生讲完了课,回到办公室,就看见杜荷满脸郁闷地坐在那里。
李愔说道:“三弟,怎么了?”
杜荷说道:“太没劲儿了,军府里面都是些花架子,从官到兵都是摆设,我觉得他们根本就打不了仗。这叫什么军队。”
李愔知道他说的是实情。他的梁王府里的卫队,除了杨康还算能打以外,其他的卫士吓唬老百姓还行,真正上阵,用处不大。
他曾经想过,要自己训练一支卫队,可是他不敢。他的卫队是朝廷派来的,编制和训练由朝廷负责,你要是私自训练卫队,一定会被人质疑:私自训练部队,想造反吗?!
李愔现在是大唐的子民了,大唐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他从思想上已经融入了大唐,也喜欢上了大唐。因此,他关心大唐的事情,对于大唐军事上的弊端,也有些担忧。
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对于统治者来说,府兵制是个法宝。它的好处是平时不养兵,朝廷财政负担小。
它最令统治者满意的,就是兵将分离。战争来了,军队就组织起来,战争停止了,士兵就分散回家。将领们手里没有兵,和他们建立不起感情,造反就没有本钱。
平时不养兵、兵将分离,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训练不足,号令不齐,战斗力较弱。大唐与草原民族的战斗中,尽管打了胜仗,但是伤亡很大,可以说远远高于敌人的伤亡。
李愔想起了特种部队,他觉得朝廷不能大规模养兵,可以组建一支特种部队,人数不宜很多,只要是训练得法,足可以应付大唐对战争的需要。
他下苦功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制定了一套适合大唐现有科技水平的特种兵训练方案。他首先和杜荷进行了讨论,把杜荷激动得热血沸腾。
杜荷说道:“愔哥,你太了不起了。我和你认识了这么多年,真是不知道,你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聪明了。你一定是神仙附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