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3/4)
杨妃惊异地问道:“他要做什么事,你别胡说?”
李愔说道:“他要做的事情,就差写在脸上了。全大唐人都看出来了,您说,他能够成事吗?
不是我说他,从小,您都不知道,他在外面和别人打架,都是我帮助他。我要是受了欺负,他可是一次都没有帮助我。这就是我和李旦、杜荷结伙的原因。我们三个互相扶持,比起李恪来说,要亲近的多。”
杨妃听到这里,忽然觉得自己的小儿子很可怜,他经历了那么多事儿,都是靠着他自己和他的小伙伴应付的。她一阵心疼,说道:“愔儿,委屈你了。”
李愔心里一阵委屈,一阵感动,他哭了。
杨妃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勾起了她很多往事,她想起了宠爱她的父皇(隋炀帝杨广),想起了慈爱的母后,想起了她在宫中所受的种种委屈。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起来。
母子俩抱头痛哭,哭了个稀里哗啦。
躲在里间的岑文本从小就暗恋杨妃,听到心目中的女神这样伤心,也是一阵难过。
良久,母子二人才止住了哭泣。
李愔说道:“母妃,您是我最亲近的人,为了您,我什么都愿意去做,哪怕是去死,儿臣也心甘情愿。
可是,李恪心胸狭窄,不适合争位。他要是上去了,恐怕连儿臣也容不下。朝堂上必定血流成河。
而且,他的个性,现在就有很多人反对,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与他为敌。
儿臣反对他的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望着杨妃。接下来的话,有些伤人,他考虑是否继续往下说。
第七十章岑文本的主意
杨妃说道:“你接着说。”
李愔说道:“母妃,儿臣没有冒犯您的意思。李恪最大的障碍,就是您高贵的血统。我外公是前隋朝的皇帝,大唐是在推翻前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李恪要想上位,必然会遭到大部分大臣们的反对,尤其是那些武将们,他们都是踩着前隋朝官员、将士的尸骸爬上来的,他们会让李恪上位吗?”
杨妃有些惊呆了,她想不到,自己的整天胡闹的儿子,竟然有如此的眼光。
躲在里间的中书侍郎岑文本也很吃惊,他开始专注地听下去。
李愔接着说道:“父皇是次子,他夺得了天下,死了多少人?李恪要是能够上位,李泰、李治、李佑、还有众多皇子,他们怎么想?他们也会认为,老三能够上位,那么他们也能。
即使他们没有想法,他们身边的人也会推着他们往前走,大唐又会死多少人?
就算是儿臣不是圣人,不在乎百姓和百官的死活,可是这么争斗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谁又敢保证,李恪就一定能够上位,上位后又一定能够站住脚?到时候,您的安全谁来保障?”
李愔的每一句问话,都令杨妃和在里间偷听的岑文本心惊肉跳!
李愔继续说道:“母妃,太子李承乾和李恪比起来,他的才干、气魄、智谋都不如,但是,他是长子,他有法定的继承权。他要是顺利即位,其他皇子也就没有了争斗的理由,也没有了不平衡的心理,就会减少很多纷争。
父皇是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一定会创造一个安定繁荣的大唐,他的继位者不需要太多的才智,只要能够守成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