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1/3)
好东西,太方便了,工部要推广。”
终于,开始称重了。
太子李承乾、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户部尚书高静明、工部尚书皇甫睿、礼部尚书唐俭亲自称重。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心里忐忑不安。他既想听到好消息,又怕听到不满意的消息。
不久,称重完了。长孙无忌等大臣走了过来,他们来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急切地问道:“产量是多少?”
长孙无忌等人一齐跪下,哭着说道:“皇上,712斤,712斤啊!”(现代西安地区小麦平均亩产1200斤)
“什么?”李世民激动地站了起来,说道:“再说一遍?”
长孙无忌重复说道:“712斤,皇上。”
李世民双手握拳,在空中狠狠地挥舞两下。说道:“苍天有眼,大唐无忧矣!”
全体大臣一齐跪倒,贺到:“恭喜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异常兴奋,他说道:“太子、李愔,你们这个研究所很有用,要尽快把小麦种植向全国推广。”他又开始着急了,恨不能立刻就在全国都种上高产小麦。
这时,太子李承乾说道:“父皇,您要不要看看其它的粮食作物?”
“哦?还有什么粮食?”李世民惊喜地问道。
“请您跟我来。”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等人跟着李承乾和李愔来到了一个温室大棚,大棚顶部是用李愔淘宝来的玻璃搭建的,大棚里面一片亮堂。
大棚里面种满了各种蔬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芹菜等等,看得李世民等人眼花缭乱。
李愔在研究所里有个种子库,他淘宝来了数百种粮食和蔬菜种子,分批在温室里和露天地里种植。
李世民被领到了一片叶子枯黄的地里,李愔介绍到:“父皇,这就是土豆。”
土豆在外面也有种植,但是,要一个月以后才能收获。李愔为了戏剧性效果,特地在温室里种植了一分地的土豆。
不久,土豆也挖出来了,当亩产报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仍然被土豆亩产的数字,震撼的心脏难以承受。
“6428斤!”(陕西土豆亩产9800斤左右,xīn • jiāng部分地区亩产12000斤)长孙无忌声嘶力竭地喊道。
李世民手捂住胸口,喘了几口气,才缓过劲儿来了。他的眼神里有种近乎狂热的光芒,也有了傲视前贤的自信,他自信已经在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朕一定会成为千古一帝!”李世民在心中呐喊着。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李孝恭安排李世民和大臣们在他的别院就餐。
大唐是不准宰杀耕牛的。说来也巧了,昨天,长安县的一头耕牛,意外掉进深沟死亡,被李愔派人高价买下。
大唐君臣们第一次品尝了土豆烧牛肉的美味,自然是赞不绝口,那些新鲜蔬菜,也吃得他们无比畅快。
下午,太极殿。
在李世民的书房里,太子李承乾和李愔正在罚站,李世民厉声问道:“说,到底是这么回事儿!”
第六十七章忠厚的太子
李世民今天尽管高兴,可是他觉得事情太过戏剧性了,已经有些诡异了。他不能被蒙在鼓里,他要从太子等人入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因此,他把太子李承乾和梁王李愔叫到了自己的书房,质问他们。
面对着李世民的质问,太子李承乾不知道如何回答。对于在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别院,设立秘密种植基地的事情,李承乾也是在早朝之前才知道的消息。
李愔虽然没有政治经验,然而,他是宅男,整天在家里窝着,就是看电视剧,替古人担忧。宫斗戏虽然是艺术提炼的,也有很多脱离现实的,然而,多少能够给李愔一些提示。
贞观年间,皇子争位的残酷斗争,相关的影视剧他可是看了不少。他认为,像种植粮食这样关系国家民生的大事,是一件大功劳,不可能会顺顺利利地落到太子头上。
几个月前,为了确保粮食种植不出意外,他秘密与河间郡王李孝恭商议了这件事情。李孝恭看到自己的儿子李旦,跟着李愔大有长进,爱女李凝儿也对李愔赞赏有加,也就乐意帮他这个忙。
这件事,就只有李孝恭、李旦和李凝儿知道。太子李承乾城府太浅、杜荷就是个二愣子。此事告诉他们,就等于告诉了全天下的人。因此,李愔严守了这个秘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