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1/2)
叶问的武学造诣在李阳之上,所谓的交流武术心得,倒不如说是叶问教他。
叶问笑了笑,也不在意,婉拒道:“我要养家糊口,没有时间”
“我付你钱”
李阳更是干脆,“你把武术心得给我,我付你钱”
“这……”
叶问并未一口拒绝,有些犹豫。
他现在真的真的很需要钱,家里早已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但他又看出了李阳的真实意图,交流是假,学习是真。
李阳对咏春拳没兴趣,毕竟他本身已有一种拳术,他想学的,是更加深奥的东西。
拳法,只是外在,是人都能练,不传的是内功。
气息。
练气之法。
甚至李阳想学的东西更多,只要是能让自己提升的东西。
也正是看出这点,叶问才为难。
如果只学拳法,那太简单了,叶问现在就可以教他,但涉及到那些不传之秘,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付你双倍,供吃供住”李阳看他没有拒绝,继续加码。
叶问还在犹豫。
李阳也不知道该许诺什么了,直接道:“条件任你开”
犹豫一阵儿后,叶问终于开口道:“十二两黄金”
“多,多少?”李阳打了一个哆嗦,觉得自己耳朵可能出毛病了。
哎呀妈呀!
十二两黄金呐!
玛德,传说中的一代宗师,难道掉钱眼里啦?
“这不贵了”
叶问正色道:“我很清楚你想学的是什么,这并不贵,当初我拜师陈华顺师傅时,学费就是十二两黄金,我一分钱没多要”
李阳沉默了一会儿,叹道:“怪不得武术界总说穷文富武,我总算懂了”
“那你学,还是不学?”
李阳咬咬牙道:“学!”
“唉”叶问却是一叹。
他并没有赚钱的喜悦,因为李阳不是拜师,而是学艺,这里面的差别可大了去了。
而学费十二两黄金,说是学费,实际上却是“卖艺”。
就像大街上那些,打把式、卖吆喝的跑江湖。
简直有辱师门啊!
叶问摇摇头没去多想,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一家人都等着自己买米,卖艺就卖艺吧,能养活家人才最重要。
李阳为了就近学习,特意将叶问一家接入厂子内,即使多了三人,偌大的厂子也显得空空荡荡。
李阳取出十二两黄金,腰包瞬间缩水一大半。
“给”
李阳一脸肉疼的将黄金交给叶问。
叶问伸手接过,拉了拉钱袋子--很好,没拉动。
再一拉,又没拉动。
李阳的手,就跟长在钱袋子上了似的,那叫一个结实啊……
这哪是要给我钱?
分明是要我生抢嘛!
“李师傅”叶问颇有几分无奈的提醒了一下李阳。
他虽没有直接说出口,但语气中明显透出一个信息:
--你该放手了。
李阳含泪,不舍的松开了手,看着钱袋子揣入叶问怀中,感觉心里在淌血。
“快开始吧”李阳只能用练武,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而叶问的第一堂课,便叫李阳浑身一震。
“在传艺之前,你要先把错误的气息使用方法改掉”
“错误?我错在哪里?”李阳完全听不懂。
要知道自己的拳法可是师傅从小到大,手把手教学,即使有错,师傅都会及时纠正,怎么可能有错?
“你将气息用在打拳上,就是错”叶问已经进入中国好导师的角色。
“我见过你的拳法,显然脱胎于八极拳,前半段依然保有八极拳的框架,后半段却全是变招……”
李阳点点头,表示肯定。
所谓变招,就是指没有限定套路的招式,将灵活多变发挥到极致。
有的人学拳一味追究招式,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招式的桎梏,即使将拳练得再炉火纯青,也摆脱不了招式的限制。
李阳这套拳则不然,因为后半段都是变招的原因,不拘泥于固定招式,所以李阳从小到大从没陷入过招式上的桎梏。
也从不认为自己会有错。
但叶问话锋一转,竟将话题扯到了历史上。“气息之法古来有之,也是练武之人必备,气息长,则拳壮,身强。
也就说,气息之法本是强身健体,养生之用,不是用来打拳的,真正用来打拳的是“劲”,你可听说过劲?”
“听过,劲力嘛”
“你那是大多武者流于表面的说法,劲和力又有不同”
叶问亲身示范,从外面拿进来一根晾衣服用的空心竹管。
“我拿起这根竹管,这是力,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气力,练武之人称之为死力、拙力”
叶问又将竹管横放于前,一掌给劈成两半,拿开手,将毫发无伤的手掌露出。
“将全身之力集中,运至拳脚,这才是劲,也是各门各派真正的不传之秘”
叶问将竹管放在一边,继续回到李阳气息错误的话题上。
“武者打拳,是以气运劲,气存于内,劲发于外,至于你的错误,就是将气息,当作劲来用了。
这种错误并不少见。
劲是武者的不传之秘,自古被束之高阁,外人学不到,其中又不乏野路子出身但又不甘心的武者,在苦求无果下,便将气息代替劲力,运用到打拳中去。
但气息毕竟是用来养生的,这样做的确让拳法威力大增,却等于自断后路,让身体得不到调养,年老之后必将一身伤病
……”
李阳没有反驳,因为他想起了师傅,显然叶问说的都对。
209章运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李阳此刻的真实感受。
“你的气息很足,这点我早就感受到了,没什么可说的,今后你只要改掉用气息打拳的毛病,就可以了”
“现在,你要学的是运劲之法,将全身之力集中于一点”
什么是劲力?
叶问依旧拿自己举例。
“例如两百斤的重物,我抬不动,但如果是两百斤的对手,我就能打倒他,这就是劲力的奥妙之处。
想运劲,就要先学会用力,将全身之力运用到一处,第一步就是站桩”
李阳对站桩不陌生,也练过,但没练出过劲。
当下也不含糊。
双腿跨立,呈蹲马步之态,身微沉坐,像是一个人上本身坐了下来,一个马步硬出看出了一种享受感。
当看到这个标准的马步后,饶是叶问也满意的点头。
李阳继而双手分开,一手曲肘挎于胸前,拳心向下,另一手同样曲肘,却是向前顶撑,拳心向上,两拳中间的空隙乍一看去,好像怀抱婴儿一般。
“很标准,已你现在的样子,去武馆教徒绰绰有余”
叶问给出高度评价。
李阳脸色不变,好像一颗姿势怪异的青松咬住地面,巍然不动。
他在站桩,讲究的就是落地生根,不动如山,如果因为一句夸奖,便垮掉了,那还算哪门子站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