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3/3)
“好!不愧是岐阳王之子,当真是一位勇士!赐李景隆天子剑,加尚书衔,节制山东文武,若有人敢阻挠抓捕的,一并拿下,无需上奏!”
李景隆接好圣旨,从容不迫的从大殿中走了出去。
今天他的这番行为,可能在有些人眼中看起来很蠢,但李景隆知道自己是赌对了。
李景隆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尴尬处境。
要知道,在朱元璋还在的时候,他还能在朱元璋出巡天下的时候,担任一方指挥,帮着筹备巡视事宜。
可如今朱棣登基后,他手中的权柄就在不断流失,慢慢被转移到了徐辉祖手里。
比家世,他和常茂、徐辉祖一样都是国公,可论和当今天子的关系亲近,他就远不如徐辉祖了。
徐辉祖那可是皇后的兄弟,他李景隆算什么,只是朱棣的表外甥,关系还算不得特别亲近。
比才能,李景隆更是没法和徐辉祖比了,徐辉祖虽然之前名声不显,但那是因为朱元璋有意压制,待到朱棣登基后,就犯不着如此了,要不然怎么可能直接升任五军都督府的都督?
就算抛开徐辉祖不提,原来朱棣的一票手下,像是张玉、朱能、丘福等人,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宿将?
他们的能力就会比李景隆差了?不可能吧?
就是再抛开他们,那还有平安等人呢,他们的能力也都不比李景隆差,如今天子是希望继续开边的。
只要开边,这些人捞一个侯爵之位还是很轻松的,也就是说越往永乐朝后期走,李景隆在军中的地位就会越尴尬。
能取代他的人实在太多了。
可李景隆当然不愿意就这么看着,看着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尽量加强和天子的联系了,此次主动请缨前往山东,就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要是李景隆再不奋力一搏,恐怕朝中的官员们就会忘了还有曹国公这号人了。
就像现在的常茂,若不是蓝玉还在,又有几人能想起他,想起郑国公?这样的事情,李景隆可不愿在自家发生。
就是混吃等死,那也是要有前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