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运输问题(2/3)
铜矿开采的事完全可以交给云南各地的土司,让土司也能喝到汤,让他们到安南等地抓人来开矿,反正别用汉人下矿干那么危险的活。
这样一来,土司们也就很难再团结到一块,掀起叛乱了。
至于冶炼,那自然是交由汉人主导,可以向朝廷和朱棣那要人,朱棣在北平开的高炉那,还是有一批经过何秋教导,对冶炼有自己想法的人。
让他们来进行冶炼,比起土法冶炼能产出的铜料估计能多上好几成。
至于让冯诚他们赚钱的奥秘,就在脚下的昆明城,昆明城离东川将将一百五十多公里,可是两者之前再没有其他大点的城市。
只要是商人来了,就必定会在昆明落脚,若是两人把城中的土地买了,修建好商铺和客栈,等到铜矿大规模开采,钱就会像水一样流进来。
何秋在这也是留了个心眼,不让冯诚和汤昭他们真正接触到冶炼,要是真的让他们掌握了如何冶炼,说不定两家就会成为未来西南的大患。
冯诚和汤昭虽然对不能直接从铜矿上分食有些遗憾,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他们也没胆子敢试探朱元璋的心思。
不过冯诚有些迟疑的说道。
“可是你还是没有说,这铜矿大规模开采了,该怎么运出啊。”
何秋有些意气风发的说道。
“我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向北修通金沙江航道,能够借助水运,把开采出来的铜料直接送到长江河道里,一路运输到京城。”
“另外就是打通从昆明到南方的出海口,通过海运,将铜料送往江南地区。”
何秋随即补充道。
“这两个法子,走河运的相对安全些,但是耗费也更高;走出海口的,风险大,但海运能运的量也多,耗费小。”
“中间的陆路,就可以从北平调人,在云南整修道路,我在北平建的有水泥厂,水泥这东西用来修路再方便不过,比起以往的修路方式,耗费可是低多了。”
冯诚大致一想,就发现何秋的这两个办法,实际操作起来还真是比较简单的了,金沙江本来就有河运,只是之前不怎么受重视,部分河段相对比较难走。
运人还好说,运货难度就大一点,但只要朝廷下力气整治一番,想要运货也是方便的很。
就是海运吧……汤昭的父亲汤和就曾经在福建等地清剿过倭寇,这群人很惹人厌,若是想要走海陆,那水师就不能放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