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未来可期(1/4)
朱元璋忍不住站起来,来回踱步,回想着之前手头上的其他各省的税赋情况,口中喃喃自语道。
“这就是变法的好处吗?若是天下各省都像北平三镇,那朝廷该有多少赋税啊!”
当初何秋对着朱元璋怒喷大明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而且可操作性都很强。
这才是他得了良乡候后,不断被朱元璋父子重视的一个原因。
能指出大明的问题的人有很多,甚至有些问题,就是住院站刚自己也清楚,但因为缺少钱粮,只能暂时妥协。
可当何秋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后,朱元璋仔细思索就发现这条路是可行的。
为了朱明江山的千秋万代,他当然会重视何秋,并且竭力推动何秋所说的变法。
可就是朱元璋也没想到,朱棣能借助何秋在北平留下的底子,做到现在这一步。
这下把朱元璋变成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财主,这么多钱,朱元璋真的眼红了,要知道京城、苏杭等地,底子可比北平好多了。
若是在这些地方,全面推开变法,那能收上来的商税等岂不是比北平的还要多?
朱元璋有些热切的向何秋问道。
“你觉得我的想法如何?”
朱元璋实在想象不出,若是这些地方也变法之后,能给朝廷带来多高的收益。
何秋倒是很镇定,直接摇头,给朱元璋浇了盆冷水。
“陛下,北平三地能有这么高的税赋和当地的几个大型工厂脱不开干系,若是没了遵化铁厂,没了西山煤矿,它再怎么变法,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税收。”
“而且当地的商税虽然很多,但那也是建立在开关贸易的底子上的,可是很多内地省份可没有这种便利,就是一条交通保障,恐怕也没法满足,这样怎么能有商人愿意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