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教子(1/3)
时间很快就到了五六月份,已经快要到朝廷定好的出征时间了。朱棣上书讲的惠民药局的事,朱元璋很是伤心,下了大力气整治了一批人,朝廷上的文官也是下手极狠。
大概是抱着老子们都过得不好,你们一个小小的医官也敢乱伸手的心态?!
至于朱棣说的那个军营医疗制度,朱元璋考虑再三,还是先行放弃了,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
供应二十万大军的药材,最少也要考虑到出现五万伤兵,这样所需要的药材,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倒是最后一起献上去的《赤脚医生手册》深得朱元璋喜爱,下令刊行天下,要做到和《大诰》一样,一户一份。
之前何秋提出的那个《洪武字典》就让朱元璋很满意,他虽然年号洪武,但也是渴望能在文治上出点大动静的。
正所谓盛世修书,弄出来一本《洪武字典》,教化的意义就不小了,更何况还有这种政治寓意,朱元璋实在不能更满意了。
这次何秋又弄出来一本《赤脚医生手册》,若是真的做到和《大诰》一样一户一份,那就又是他朱元璋的功德啊。
老朱一个没忍住,又下令给何秋封赏,不过这个消息要传到何秋那,可能也是一个月后了。
……
一份军情急报,通过八百里加急,一路驰奔送到了朱元璋手里,这是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
朱元璋看完,笑的极为开心,不过想到太子朱标,就有些头疼,让太监把朱标喊到自己这来。
把这份密报递给朱标看,别的什么都没说。
朱标拆开认真的读了下去,越读脸色越是涨红。
平日里,因为朱标身边的大臣们都在跟他说锦衣卫这儿不好,那不好,他就多次上书给朱元璋,奏请裁撤锦衣卫。
眼下的这份密报,确实打了他的脸。
“父皇,若是真的如这份密报所奏,北元已乱,那大军出征的日子就可以提前了,而且还要给锦衣卫酬功。”
朱标虽然被东宫属臣们影响,很讨厌锦衣卫,但他为人确实仁厚实在,不愿意睁眼说瞎话,既然锦衣卫有功,那就应该封赏。
按照密报上说的,现在北元朝廷四分五裂,正是明军出征辽东的大好时机,很可能能趁此机会将北元朝廷一朝打沉!
朱标就是再没打过仗,可他的岳父是常遇春,小舅子是蓝玉,该懂的东西绝对是懂的。
如果军报属实,辽东的蒙古人死定了,待到朝廷收复辽东,收回辽东养马地,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就不足为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