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后续(3/3)
想来这群文人也不敢冲击燕王府,这群人可都是惜命的很,这种杀头的买卖是不敢做的。
不过看样子,这两本书,真的是捅到不少人的腰眼了,也怪不得他们会如此愤怒。看起来,以后应该多向朱棣讲讲,未来要坚持不懈的向这群豪绅下手。
……
何秋自从让何能和那位老赵搭上线,就多了一个购买话本小说的渠道,他自己也不用出门,每天躺在树下晒太阳,就有何能把市面上的新书送过来,让他品鉴。
这些书也都是经过来找这个老书虫挑选过的,质量水平至少在水平线之上。
不过这些稿子,在何秋看来还是都少了几分味道,闲不下来的何秋,每日教导陈四维和朱高炽之余,就花了不少时间在点评这些作品上。
而且他点评完了,还要让何能把他的点评送到老赵那,通过老赵转给原作者。
这里面写的最多的内容也就那么几种:
“你这故事呢,故事呢?光顾着秀你的文笔,连故事都没讲好,差评!”
“你写这个不行,切了重写吧。”
“跟风都不会跟,要你何用?还是老实滚回去读书吧,创作这行不适合你。”
“一周就这么点字,你是准备把你的读者都熬死了,烧纸给他们看吗?!”
何能自己把何秋的这些点评一一誊抄下来,悄悄送给老赵。
老赵听说金瓶梅大纲的提供者,把市面上还说的过得去的书统统点评了一遍,心里有些痒痒,问何能:“我能看看吗?”
何能自无不可,虽然何先生的点评刻薄了一点,但作为能写出红楼的大家,这也不算过分吧。
只是可怜那些作者的身体了,说不好就要被气病几个。
不过答应下来后,何能立刻就溜走了,他还记得这些书里面就有老赵之前写的,何秋对它的评价可不怎么高。
为了避免挨打,还是早点离开为妙。
老赵心里觉得有些奇怪,看着何能匆匆离去的背影,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开始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