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蜡印机(2/4)
朱棣把这种顾虑告诉了何秋,何秋哑然失笑,没想到朱棣这么敏锐,一下就把握住蜡印机全面推广开的弊端,言论过于自由。
想当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那些革命党就是用这样的蜡印机,制造大量传单,传播革命思想的。
如果从这方面看,它确实危害巨大。
不过何秋又说了两点,“你看现在江南文风鼎盛,纵有南北榜也拦不住当地士子们的出头。究其原因还不是北方久经战乱,民生凋敝。”
“西北、西南的州县,每年连份像样的程墨文集都没有。若是当地学子想要获得程墨,要么请托别人借一份手抄,要么慢慢等着买来富裕州县的文集。”
“若是当地有几台这样的机器,想必就会大大改善偏僻穷困的州县的学风,能多出不少进士了。到那时朝堂上就不会出现大半官员一出淮西,二出江南了。”
朱棣听了怦然心动,这对巩固他朱家皇朝的统治实在太有利了,仅此一举,就能造福无数穷困州县的学子,一举获得士心。
立马拍板,让手下找工匠按着何秋给出的资料,制作蜡印机。
不过朱棣此次前来找何秋,本意不是为了这个,而是那座高炉。
这座高炉已经又吞了五万吨生铁了,生产出来了大量的钢铁,铁匠压根来不及打造兵器,仓库里的钢铁堆积如山。
何秋想了想,建议朱棣试试水力锻造,没办法,他又没抽到冲压机,只能采用近代的笨办法,用水力拖动锻锤,一下下敲,反正不管怎么弄都会比人工快太多了。
何秋忍不住又多说了句,“我建议你把这座高炉放到西山附近,王府后院太不安全了,也过于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